白炭是市面上最好的碳,不僅容易點著,還耐燒,最要緊的是不得絲毫的煙,這樣好的東西價錢自然高,一千斤得賣十幾兩銀子的。
而同等重量的黑炭,因著點著了會有些許青煙,也就賣個三兩銀子,麩炭就更不如了,不僅煙大且還容易滅,是最不值錢的。
按說這種白炭買來給茹玉讀書用是最好的。
但今年自買了院子之后,楊氏便囊中羞澀了,這不進了冬日便尋了籍口,將茹玉跟前那個小廝,也就是小滿打發回老家過年去了,這樣也能省一張嘴。
而茹玉的父親,原本是可以留在帝京的,也是因著這個緣故,才去了邊關,畢竟這般有吃有住,軍餉還翻倍,也能多掙些銀錢。
此間事自然不足為外人道,莫要說把云姝,便是茹玉也是不清楚家里的事情的。
他只曉得往年的白炭今年換成了黑炭,讀書時還要時常開著窗戶散去屋里的煙。
他能猜測到緣故,但也不曾細問,他曉得問了母親也不會同他說的。
“有甚的不好意思的。”把云姝笑道:“不是甚的稀罕物,姨母能用的上最好。”
“用的上的。”楊氏確實需要,也就不曾多推辭。
有了白炭,茹玉便能安心讀書了。
說到底,她也是一片愛子之心,她自個兒冬日里是從來不曾用過炭火的,因著冒著嚴寒還要做活計,手上也滿是凍瘡。
把云姝見她收下了,心中也歡喜,起身道:“姨母你多多保重,我不能出來太久,便先家去了。”
既然到這來的目的已然達到了,茹玉也不肯出來,她也就不想久留了。
“你多坐一刻兒,我煮飯你吃吧?”楊氏殷勤的挽留道。
“不用了。”把云姝說著便往外走:“改日我再來瞧姨母。”
“好,一定要常來。”楊氏跟了出去,一直將她送到門外。
屋子里,茹玉轉身坐回了書桌前,卻哪看的下去書上寫的甚的?
楊氏送走了把云姝,歡歡喜喜的回了屋子,推開了茹玉的房門,進去端起了書桌邊上的炭火盆:“冬兒,娘給你換上好的白炭。”
茹玉正欲阻止,卻見她已然端著炭盆出去了,只好皺了皺眉,止住了話頭。
過了刻把鐘,楊氏端著炭盆回來了,盆里的黑炭已然換成了把云姝帶來的白炭。
她將炭盆穩妥的放在了茹玉腳邊。
“母親……”
“冬兒……”
母子二人齊齊開口。
茹玉頓了頓:“母親先說吧。”
楊氏拉過一旁的凳子坐了下來:“你方才也都聽見了吧?那個把云嬌,定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