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東岳在深夜之時忽然對大淵邊境之城發起進攻。
東岳此番來勢洶洶,大淵毫無防備,滿朝上下且等著和親呢,便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武安侯連夜便領兵出征了。
然而,這一回東岳似乎早有預謀,大淵全然支撐不住,被打的節節敗退,武安侯抵達邊關之時,大淵已然痛失五城。
東岳大軍直攻到了白水城下。
白水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幾十萬東岳大軍被攔在了此地,武安侯連日苦守,總算堪堪守住白水城。
然情勢仍不容樂觀。
東岳軍兵強馬壯,數目更是大淵軍的三倍,長此以往,恐怕這白水城也要丟。
若是白水城丟了,東岳軍就要長驅直入,便無人可擋,不說直搗帝京,怕也要占據大淵的半壁江山。
武安侯氣都不喘一口,便寫了柵子命人快馬加鞭,將軍情送回帝京。
邊關告急,大淵官家梁承覲急的焦頭爛額,連夜宣百官覲見,商討對策。
群臣意見相左。
以鎮王為首,大多數武將主戰,泱泱大國,豈有任人欺凌之理?
以連宰相為首的多數為文臣,他們卻主和,想要和親繼續,大不了多給些聘禮東岳,暫時先將局勢穩定下來,泄了東岳軍一鼓作氣的那鼓氣。
梁承覲早已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加之西境邊關,西翎也是虎視眈眈,大淵如今抽調不出兵馬來,僵持下去,依舊是個輸,到時候只怕會更慘。
眼下,只有言和這么一條路。
他定下此事后,便召見了楊慧君,秦南風自然也跟著同去了。
楊慧君聽了梁承覲有言和之意,便應下了,說定然會快快的派人回東岳去同君王通稟此事。
實則,她心里有數。
來的時候,東岳君王便有言在先,到時候攻打大淵,梁承覲若是示弱,要送什么金銀財寶,只管應下便是。
待拿了東西,再繼續攻打,梁承覲便是跳腳也無用。
戰事便暫時擱置了下來,但經此一遭,大淵自然提高了警惕,武安侯不敢離邊境半步,日夜苦守著白水城。
東岳同意言和的消息傳來之時,已經是七日之后。
不過是一夕之間,局勢便扭轉了過來。
原本被大淵諸多官員瞧之不起的東岳使者,轉眼就成了帝京炙手可熱的人物。
原因無他,不過是官家的一句“諸卿一定要善待使者”而已,當然,在此之前也有明白局勢之人,早便率先向他們示好了。
楊慧君這些日子忙的緊,大淵朝這些官員家的女眷們,日日都變著花樣多請她去品茶、賞花,又或是打馬球、投壺,總之每日花樣盡不相同。
秦南風只是偶爾推脫不開,才會跟著去一回,他總想趁著楊慧君不注意再去瞧瞧云嬌,可總也不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