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些大臣們的報告,秦政對于大秦帝國的局勢有所了解,不過,對于大秦帝國很可能爆發的動亂,秦政并不是很在意,也不是他能夠掌管的。
雖然秦政是大秦帝國的帝王,但他這帝王雖然比傀儡好一些,但大秦帝國的局勢不是他能夠說了算的,所以,秦政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夠靜觀其變。
對于秦政來說,只要不威脅到他的地位和生命,秦政暫時不準備做什么,也不準備冒頭。
靈氣復蘇時代,冒頭的越早,越容易被人針對,除非秦政有絕對把握能夠自保,否則冒頭就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
這個世界的水還是很深的,更何況,靈氣復蘇時代,機緣無窮,那些大氣運者,未必比秦政這個有掛的穿越者差,甚至更強的未必沒有。
所以,有時候藏拙才是自保的最好手段。
總體大秦帝國的局勢,秦政是了解了,對于大秦帝國的朝堂,秦政也開始了解和評估。
大秦帝國的朝堂是以文官為主的,這些文官之中,不凡大世家的存在,所以,朝堂上,世家,貴族等都在交鋒,但總的來說,大秦帝國朝堂,除了軍方和秦政這個皇帝之外,有三個超級勢力。
第一個勢力,以宰相李響為首的文官集團,掌控著除了監察院,法院,憲兵局等少數部門的所有的政府部門。
大秦帝**方之外,實行的政治制度,是內閣制,內閣設置一個宰相,相當于現代社會西方國度的總理,是除了皇帝之外,地位最高的一個,掌控的權利,甚至超過皇帝。
宰相之下有九個副宰相,每一個副宰相掌控一個部門,十人形成內閣,掌控大秦帝國的內政。
故而大秦帝國的部門也劃分為十二個部門。
其中宰相總覽一切,并未實際掌控任何一個部門,但其權利又是最高的,有節制各個部門的權利,而各個部門雖然沒有宰權利高,但卻掌控實際部門。
九大副宰相掌控的九大部門,分別為吏部,禮部,刑部,戶部,工部,民部,外交部,財政部,教育部等九個部門,九個部門之外,還有國防部,后勤部,參謀部三個獨立之外,屬于軍方的三個部門,共同組成大秦帝國的十二部。
不過,十二部之外,還有一些獨立的部門,這些部門不受十二部節制,有些直屬內閣或者直屬皇帝。
如公安局,就直屬內閣,如憲兵局也是直屬內閣,軍法局直屬內閣,中央情報局,直屬內閣,立法局和法院更是獨立內閣之外,直屬皇帝,監察院,直屬皇帝,鑄幣局,直屬皇帝,稅務局,直屬內閣。
黑衣衛,黑冰臺,直屬皇帝,貴族元老院,名義上直屬皇帝。
總的來說,大秦帝國除了少數特殊的部門之外,可分為十二部,九局,三院。
此時大秦帝國,宰相勢力最強,其次是貴族元老院,因為有著大批貴族為后盾,勢力不弱于宰相,最后是軍方,三股勢力,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
但隨著靈氣復蘇,這種平衡在慢慢的打破,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到時候,就是動亂的開始,那個時候,若是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到時候,秦政這個皇帝也會有危險的。
畢竟,秦政這個皇帝,是因為平衡,加上皇室實力不弱,才需要,若是有一天,一個勢力獨大,到時候,皇帝對于那個勢力來說,或許就是阻礙,也是必須要除掉的存在。
所以,秦政思考,若是有人打破這種平衡,他絕對是不愿意的,當然了,秦政此時正在思考怎樣掌控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