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魏軍將領也全都反對一起撤退,也不約而同的認為應該安排軍隊殿后,掩護主力迅速而且安全的撤退——不消說,魏軍將領認為應該負責殿后的,自然是倒霉的蜀漢降卒。
已經見識過漢軍的兇殘狠毒,害怕又被漢軍追上擊敗,在沒有營地可以退守的情況下蒙受慘重損失,牽弘當然很快就采納了分兵殿后的撤退戰術,也毫不猶豫的命令杜鑫率領蜀漢降卒負責殿后。杜鑫聽了無比為難,說道:“大帥,不是末將貪生怕死,是末將擔心蜀人降卒擔不起這個重任,更擔心讓他們殿后,會把他們逼到賊軍那一邊。”
言罷,杜鑫又指出道:“請大帥想一想,兩次攻營大戰都是蜀人降卒當先鋒,填壕是他們做的,野戰打前鋒也是他們,臟活、累活和苦活全部都是他們,現在又要逼著他們殿后,那些蜀人降卒就算再老實也忍受不了啊?所以末將擔心,如果再逼著他們殿后,只怕他們會一觸及潰,徹底壞了我們大魏軍隊安全撤退的大事。”
“他們敢?!”牽弘傲然說道:“這些匹夫的家眷都在益州,敢反叛逃亡,他們的父母家小全部都得人頭落地。”
杜鑫無奈閉口,牽弘則又說道:“就這么辦,你帶蜀人降卒殿后,掩護我們主力撤退。記住,那些蜀人降卒就算死光了也沒什么,但你一定帶著我們中原人回來,本帥不能失去你這樣的得力助手。”
“謝大帥。”杜鑫更加無可奈何的拱手,心里面卻不斷打鼓,對擔起這個重任毫無信心。
“事不宜遲。”牽弘又說道:“明天把糧草輜重裝車,備足干糧,明夜五更拔營,黎明撤退,等以后再來找賊軍算帳!”
…………
漢軍這邊,雖然沒有上帝視角,不知道牽弘已經在安排率軍撤退,可是張志卻早已斷定魏軍會在近期內撤退西進——至于原因也很簡單,糧草轉運太過艱難,野戰又吃了一個不小的敗仗,士氣低落的魏軍除非傻了才會和漢軍繼續在味縣戰場上對峙下去。
也正因為提前料定了敵人的動作,張志也早早就做好了大舉追擊的準備,決定在魏軍撤退時,讓霍弋率領三千兵力留守味縣,消化和收編自愿留下的蜀漢降卒,由自己和爨谷、吳麻、朱相等將率領一萬主力輕裝追擊,還早早就讓霍弋移駐味縣城內,輪換出朱相麾下的生力軍準備參與追擊,同時決定讓趙全和楊稷二將率領四千多后軍押送軍需輜重隨后而行,做好隨時接應和增援主力的準備。
除此之外,張志還無比自信的做出了判斷,說道:“以魏賊的自私狠毒,他們撤退西逃,必然會以益州降卒殿后,所以我們要盡快擊潰魏賊的殿后軍隊,咬住他們的主力,然后在他們北渡瀘水時,再給他們來一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