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將軍,如果要撤退的話,最好不要再走子午谷了。”已經受夠罪的楊稷趕緊說道:“最好是走儻駱道或者褒斜道撤退,這樣行軍既可以輕松一些,又可以讓我們熟悉一下道路,方便我們下次大舉北伐。”
同樣受夠了罪的漢軍眾將紛紛附和,張志則沒有急著在這事上表態,只是向閻宇問道:“閻老將軍,以你之見,晉賊的金牛道駐軍和洛陽駐軍,大概還有多少時間能夠抵達?”
“全都得在**天以上。”閻宇馬上答道:“根據我們抓到的劉霄交代,郤詵是在七月二十九那天才確認我們從子午谷北上,派遣信使分別向衛瓘和洛陽求援,推算時間,衛瓘就算動作再快,也最起碼得在八月二十五左右才有可能給長安派來援軍,洛陽那邊雖然距離要稍微近一些,路也好走一些,但是事發突然,司馬炎要想集結起足夠的軍隊西進救援,肯定也得花費一些時間,極有可能比衛瓘更晚才到。”
“既然如此,那我們有沒有可能打一個時間差?把賊軍的救兵各個擊破?”張志又問道。
“恐怕很難。”閻宇搖頭,說道:“我們順利攻破長安的消息肯定會迅速傳開,收到了這個消息后,不管是衛瓘還是晉賊的洛陽援軍,都一定會明白急行增援已經毫無意義,一定會放慢速度,先互相取得聯系,然后再聯手夾擊長安,不會再給我們把他們各個擊破的機會。”
“那我們就不能在這里干等著。”張志拿定主意,說道:“在長安城里休息三天,三天以后棄城西進,直奔褒斜道口去攔截衛瓘的援軍,然后見機行事,能攔住有把握我們就決戰,如果沒有攔住,或者是沒有把握,我們就從褒斜道撤回漢中,順便熟悉一下路徑。”
“這點恐怕很難。”閻宇皺眉說道:“以衛瓘的老奸巨滑,收到我們攻破長安的消息,又看到我們主動回師西進求戰,他一定會選擇深溝高壘,避而不戰,等待洛陽援軍抵達,不太可能會在孤軍狀態下冒險,與我們正面一戰。畢竟,大將軍就是死在這個匹夫手里。”
考慮到了衛瓘的奸詐狡猾,張志也難免皺起了眉頭,可是又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便開動起了腦筋努力盤算,還問道:“閻老將軍,那你想一想,假如你是衛瓘的話,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和我們正面一戰?”
“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決戰。”閻宇馬上答道:“至于也很簡單,如果我們沒有把握的話,我們肯定會走子午谷來路直接退兵,即便路難走點也勝在安全,但我們大漢軍隊既然敢大舉西進主動迎擊,那就證明了我們肯定有把握一戰,所以我如果是衛瓘的話,我肯定不會冒險決戰。”
張志緩緩點頭,說道:“這么說來,我們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冒險走褒斜道退兵?只有解釋通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有希望誘使衛瓘冒險和我們打一場決戰了。”
“那我們具體該怎么做?”閻宇追問道。
“越狡猾越聰明的人,就越是多疑。”張志回答得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