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必要敬重這個偽君子。”熟知司馬攸相關歷史的張志回答得十分直接,冷笑說道:“他也是命好,碰上了一個性格真正仁厚的皇帝兄長,否則以他的虛偽做作,不知進退,早就不知道人頭落地多少次了。還有,這個偽君子還暗藏野心,假如真有機會的話,他絕對能把司馬炎取而代之!”
不明白張志為什么會如此鄙夷司馬攸的為人,閻宇不愿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只是問道:“后將軍,那我們接下來怎么辦?從司馬攸的反應來看,他好象不是很在意西線受挫,很有可能會繼續指望東線取得突破。”
張志盤算了片刻,順手拿起毛筆說道:“接下來當然是繼續耐心對峙,不過閑著也是閑著,既然司馬攸在我們面前裝偽君子,那我就直接耍流氓揭穿他的真面目,先讓司馬炎對司馬攸生出疑心再說。”
…………
下面來看司馬攸這邊的情況,收下了漢軍主動歸還的石喬尸骸后,司馬攸除了派人把石喬的棺木送回洛陽交給石苞家人安葬外,又親筆給石苞寫了一道勸慰書信,鼓勵石苞化悲痛為斗志,再接再厲繼續攻打陽安關,向漢軍的側翼施加壓力。再有就是設法聯系羊祜,讓羊祜在東線加緊進攻,盡快擊破漢軍的東路偏師取得突破。
做好了這些安排后,司馬攸又稟承之前的戰略戰術,命令五萬晉軍繼續深溝高壘與漢軍對峙,讓漢軍主力騰不出手來救援兩翼戰場。然而讓司馬攸奇怪的是,事情僅過去一天,漢軍方面竟然又派來了一名使者,給他送來了張志的親筆書信,司馬攸心中雖然奇怪,但是為了了解張志的意圖,還是下令召見了漢軍使者。
命令下達后不一刻,漢軍使者被領到了司馬攸面前,一邊向司馬攸行禮,一邊十分直接的呈上了一道書信,說道:“齊王,這是我們后將軍讓小人給你送來的親筆書信,書信送到,如果沒有其他事的話,小人就先告辭了。”
說罷,漢軍使者把書信往司馬攸的衛士手里一遞,轉身就要離開,司馬攸見了奇怪,說道:“貴使為何如此焦急?怎么不用了飯再走?本王或許還有回書給你們后將軍啊?”
“謝齊王,但時間不早,小使還是先告辭了。”漢軍使者明顯有些心慌,一邊繼續往外走一邊說道:“齊王若有回書,可以派人直接送到我們的營地,我們一定熱情歡迎。”
見漢軍使者如此焦急,司馬攸心中難免更是奇怪,然而司馬攸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裝得事事處處都比司馬炎強,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厚,司馬攸還是點頭同意了漢軍使者的離開,然后才接過張志的親筆書信細看,然而不看還好,仔細一看內容之下,司馬攸不但張大了嘴巴,全身汗毛直豎,心底還泛出了一股惡寒……
張志的親筆書信是用白話文寫成,內容如下:“齊王殿下,久仰大名,只恨無緣得見,實在是遺憾萬分,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坐下來好生喝上一杯,我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