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么做恐怕還不夠。”中護軍羊繡提醒道:“逆賊兵鋒銳利,連破我大晉王師,只給關中派去區區三萬援軍,恐怕也是無濟于事。況且新募之兵缺乏訓練,經驗不足,在逆賊面前更加不是敵手。”
“那朕還能有什么辦法?”司馬炎的回答近乎哀嘆,說道:“為了討伐張志賊軍,朕已經把司隸、冀兗和青州之兵都已經調空了,還能從那里抽調有經驗的精兵名將?朕總不能放著鮮卑、匈奴和東吳不管,從并州、幽州和豫州、徐州這些地方抽調軍隊吧?”
“陛下,何不考慮與東吳和解?”羊繡建議道:“倘若我們大晉能夠與東吳化干戈為玉帛,非但可以抽調出大批軍隊***叛,甚至還可以誘使東吳出兵西進,與我們大晉軍隊兩線夾擊偽漢賊軍?”
“如何和解?”司馬炎反問,說道:“東吳鼠輩去年才剛剛三路北伐,與我們打得熱火朝天,我們如何與他們和解?”
“陛下如果想與東吳和解,那微臣倒是有一個主意。”裴秀提出建議道:“陛下只需派遣一名能言善辯的使者過江,向東吳許以益州之地,誘使東吳出兵西進攻打益州,我們豈不是就可以隔岸觀火,坐收漁利了?”
“尚書令欺東吳無人嗎?”賈充馬上說道:“先不說這么做肯定會被東吳一眼識破,就算東吳真的貪圖益州之地,有意出兵西進,也一定會要求我們大晉朝廷首先出兵,現在這個情況,我們大晉朝廷又那里拿得出軍隊再次進攻漢中益州?再說了,以東吳鼠輩背信棄義的德行,就算與我們暫時握手言和,我們又如何敢放心抽調江北軍隊***叛?我們就不怕東吳鼠輩又來一個白衣渡江?”
晉廷也的確是人才濟濟,裴秀訕訕閉嘴后,荀彧的后人荀勖忽然靈機一動,拱手說道:“陛下,臣有一計,既可使東吳與偽漢賊軍反目成仇,互相牽制,又可使偽漢賊軍的內部不和,出現矛盾,讓偽漢賊軍無力發起北伐,也讓我們大晉朝廷可以乘機積蓄國力,待兵強馬壯之后再出兵平叛。”
一聽有這種好事,司馬炎當然是趕緊問道:“卿家有何妙計?快快說來。”
“與偽漢賊軍談判言和!”
荀勖的回答讓司馬炎張口結舌,也讓晉廷百官頓時一片大嘩,然后就連與荀勖關系不錯的賈充都說道:“荀中書,你不是在開玩笑吧?我們大晉朝廷與偽漢賊軍不共戴天,如何能夠與他們談判言和?”
“車騎將軍,我們大晉朝廷與偽漢賊軍確實不共戴天不假。”荀勖不卑不亢的回答道:“但是為了權宜之計,我們大晉朝廷既然可以和東吳鼠輩通好結盟,又為何不能與偽漢賊軍暫時談判言和?”
“那你打算如何與偽漢賊軍談判言和?”賈充狐疑問道。
“封劉禪為蜀王,封劉禪次子劉瑤為蜀王世子,放劉瑤回蜀地監國。”荀勖大聲答道:“以此為條件,換取偽漢賊軍向我們大晉朝廷稱臣為藩,歲歲進貢,永罷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