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也大概介紹一下白水關的情況,白水關之所以被稱為益州的禍福之門,是因為他的地理位置無比重要,是金牛道大路的總路口,東連關城,西通陰平橋頭,北聯武都下辯,同時葭萌關的糧草補給也必須通過白水關,在金牛道各大關隘中重要程度首屈一指,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當年劉璋與虎謀皮請劉皇叔駐扎金牛道抵御張魯,也是寧可讓劉皇叔駐扎在距離成都更近的葭萌關,不敢把白水關交給劉皇叔駐扎。
也正因為如此,石苞和唐彬率領的石苞殘部才放著武興和下辯不去,選擇撤往白水就糧,目的就是防著漢軍乘勢奪取白水關,切斷葭萌關與后方的聯系,保住這個金牛道的總路口。
這么重要的軍事要塞當然修筑得堅固無比,同時在接納了石苞殘部之后,白水關的守軍數量也達到了一萬四千來人,基本可以確保白水關的安全,所以在收到了漢軍繞過關城直取白水的消息后,石崇、唐彬和晉廷梓潼太守皇甫晏也一致認定漢軍不會真打白水,肯定會象之前一樣繞過白水南下或者西進,心里并不是十分慌張。
然而石崇、唐彬和皇甫晏很快就發現他們大錯特錯了,漢軍抵達了白水關附近后,不僅沒有繞城而過,相反還在城外建立了一座相當堅固的營地,同時還分出人手上山伐木,趕造各種攻城武器。皇甫晏聞報也大為慌張,驚叫道:“賊軍難道真要攻打白水關?他們不知道石老將軍的殘部已經撤回到了白水關,他們的兵力不占多少優勢啊?”
“來吧。”身上戴孝的石崇咬牙切齒,說道:“賊軍真來攻城最好,我們正好可以在守城戰里多殺一些賊軍士卒,為我父親和兄長報仇。”
“我們得馬上做好守城準備,還有向齊王求援。”唐彬十分冷靜,又說道:“還有,鳥無頭不行,我們還得盡快推舉一個主帥出來統領全軍,少將軍,皇甫太守是梓潼太守,又是白水關的守將,我們的糧草軍需全都得仰仗他供給,我們一起聽他的號令指揮如何?”
雖然不是很樂意交出兵權,然而考慮到自己的威望難以服眾,無權節制白水守軍和掌握糧草分發,心高氣傲的石崇還是勉強點了點頭,同意了以皇甫晏為主帥指揮全局,但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忽然有皇甫晏的親兵來報,奏道:“稟太守,有一人自稱是我們大晉朝廷的侍中山濤,在賊軍士卒的護送來到關下叫城,請求入城與你見面。”
“山濤?”皇甫晏聽了傻眼,驚訝說道:“賊軍士卒護送山侍中來城下叫城?山侍中怎么會在賊軍軍中?”
石崇和唐彬同樣面面相覷,不明白山濤為什么會在漢軍隊伍里,然后出于好奇,皇甫晏還是同意讓山濤入城見面,接著不一刻,身著便裝的山濤就被領到了皇甫晏等人的面前,曾經長期在洛陽任職的皇甫晏和石崇也馬上認出了來人不假,也都驚叫道:“山侍中?怎么真的是你?你怎么會來了這里?”
“我是被陛下派來的。”
山濤苦笑回答,然后才把自己為什么會來到這里的前后經過告訴給了皇甫晏等人,又說道:“張志逆賊讓我進城來,是請我給你們帶兩句話,第一是白水關對他過于重要,所以他就算考慮接受我們大晉朝廷的和談,也必須得拿下白水關預防萬一。”
“第二句話是帶給少將軍你。”山濤又轉向石崇說道:“張志逆賊說了,他雖然在陣上斬殺了石老將軍,但是他是為了國事才這么做,與石老將軍并無私怨,所以他在戰場上找到了石老將軍的尸骸后,已經把石老將軍入棺安葬在了陽安關西北的山上,少將軍你如果愿意,可以隨時派人去拜祭,也可以把石老將軍的遺骸遷回祖籍安葬,他絕不阻攔。”
“假仁假義!”石崇怒道:“這個匹夫,總有一天我會親手砍下他的狗頭,為我的父親兄長報仇!”
讓眾人意外,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竟然又有親兵來報,呈上了一道書信說道:“稟太守,賊軍又派了一個使者前來城下叫城,說是有重要的書信遺忘,請求我們城上的將士代為轉遞各給你,又說請太守你看完書信后,把書信交給山侍中帶回去還給他。守東門的王將軍把書信收下后,卻發現是一道我們大晉朝廷寫給賊軍的國書,所以就派人趕緊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