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幾匹馬出現在南京外城墻滄波門外,郭文東把馮敦厚、閻應元、陳明遇送到這里。
郭文東向三人道:“閻兄、陳兄、馮兄,倘若天下形勢出現最壞的結果,倘若韃子真的入關,并且揮兵下江南,你們會如何?”
閻應元立即答道:“我會誓死跟韃子死戰到底,全家老小絕不會有一人做奴才,絕不會有一人留辮子。”
他神情堅定,聲音鏗鏘有力,郭文東感受到,他身上有著對清廷絕不妥協的氣概。
馮敦厚答道:“我全家誓死不做清廷走狗!”
在原本歷史上,他做到了,在堅守了八十一天的江陰陷落后,全家皆自盡,無一人投降。
陳明遇道:“兩位賢弟的話,就是我的意思。”
“說得好!”郭文東大聲回應著,暢快一笑,有著這三個志同道合的人,心中暢快。
再說道:“倘若山河淪陷,真的有清兵下江南的一天,我會跟你們一樣,誓死保衛家園、抗爭到底。”
閻應元也笑了一起,拍拍郭文東肩膀,說道:“好樣的!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他這一拍,用了一些力道,要是換作以前那個郭文東,一副文弱書生的身子骨,肯定受不了。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賢弟,再會!”
三人跟郭文東相互作揖,然后策馬向東。
郭文東這次送三人出來,是要順便考察農業秋收情況。
深秋時分,天氣晴朗。
郭文東騎馬行走,放眼望去,金黃色的稻田一望無際,水稻上結滿了谷穗,沉甸甸的把水稻壓彎了,陣陣涼風出來,金色的水稻隨風擺動。
對于古代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向遠處望去,可望見正在收割莊稼的農人們,還有個別走在田埂上的人。
這些田地皆是屬于郭文東的,那些收割莊稼的農人們,都是郭文東的下屬。
“郭公子來看望大家了!”
督導隊員看見郭文東騎馬而來,通過擴音喇叭喊話。
“郭公子…郭公子…”
眾人向郭文東打招呼,郭文東揮手向大家示意。
郭文東下得馬來,面向勞作中的眾人,接過喇叭說道:“咱們的第二季水稻,迎來了大豐收,昨日又是我的新婚之日,喜上加喜。今天,大家繼續有好菜吃。”
眾人歡呼聲一片。
郭文東騎著馬一路向前,所經過之處,種植員們無不充滿干勁。
他也經過了經濟作物種植區,桑葉和棉花,也將會在秋收完畢后采收,茶葉是在冬天采摘。
桑葉主要自留使用,在劉行知的指導下,專門養殖了家蠶,目前已經開設了紡織作坊,招收女工,用蠶絲織布。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蠶絲布都屬于高檔面料,利潤比較可觀。
從種桑樹、養蠶,再到織布,最后通過布匹店零售出去,這是一條產業鏈,每個環節都需要工作人員。
這既能賺錢,又解決了一部分人就業問題,讓更多人因為郭文東而有飯吃。
再來到東星村曬谷坪,有大量稻谷在這里晾曬著。
在稻谷收割后,暫時存放在各處倉庫,等晾曬干之后,才會將大部分運入南京城內,少部分留下來,用做雇員的伙食消耗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