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岳父大人,成為大明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你輔佐皇帝陛下,必定會重振大明!”
馬士英升官了,做到了官場上的極致,整個人容光煥發。
他捋了捋山羊胡子,笑道:“小婿啊!你不知官場險惡,要重振大明,可不是那么容易。不過,我會盡力去做,闖賊奪我大明北方,逼死先帝,若不能為先帝報仇,我這個內閣首輔就做得不稱職。”
郭文東道:“岳父,你覺得李闖實力強,還是建奴實力強?”
這是大明官員人盡皆知的事情,馬士英毫不猶豫道:“那肯定是建奴。”
郭文東道:“建奴比李闖野心更大,從皇太極開始,便以入主中原、奪取天下為目標。勿須岳父調兵,清軍很快會入關,除掉李自成。”
馬士英背負雙手,來回渡步,思忖起來,渡步幾次后停下,說道:“山海關還有吳三桂五萬兵馬,頗有戰斗力,倘若吳三桂投靠李闖,多爾袞要入關奪取京師,不是那么容易。”
郭文東道:“倘若吳三桂投靠清廷,放清兵入關呢?”
“這個…”馬士英眉頭緊皺,說道:“這可不好說啊!京師一帶乃是平原,倘若沒有關隘抵御,李闖的軍隊必定不是清兵對手。”
在上個月底,吳三桂已放清兵入關,本月初三,吳三桂迎接清軍入北京,只不過明廷在京師已沒有了人馬,消息沒有及時傳過來而已。
等消息傳過來后,就是郭文東做出提議的時機。
到了二十日,確切的消息終于傳到南京,清兵已入關,并且奪取了京師。
得到這個消息后,上至皇帝,下到各官員,激烈討論了一番,以史可法為首的諸臣,建議的策略是“聯虜平寇”。希望能夠借重清廷的力量,首先剿滅李自成勢力,再謀求后續打算。
對于這個策略,許多人另有意見,仍然黨爭不斷。
二十二號這天晚上,郭文東帶上厚禮,來馬府找馬士英。
見到郭文東,馬士英首先說道:“賢婿啊!你預測得很多,吳三桂果然放清軍入關,被清廷封為平西王。”
郭文東道:“雖說先帝是被李自成逼死,但建奴才是我們的真正敵人。”
馬士英道:“賢婿為何如此說?雖然清軍比闖軍更強,但闖軍號稱百萬,幾十萬總是有的,多爾袞要剿滅李闖,需耗費時日,我們坐山觀虎斗,那是最好不過,虧史可法還說什么聯虜平寇。”
這正是他在朝堂上表達的意見。
郭文東道:“岳父,你太高估的李自成,大順軍跟清軍差遠了,李自成最多只能再活一年。”
對于這個說法,馬士英根本不信。
郭文東再說道:“我們必須加緊時間操練兵馬,確保有抵擋清軍的能力,才能保住半壁江山。”
現在時機已到,郭文東要提出早就計劃好的事情,他說道:“岳父,小婿也想當官,能夠給小婿弄個武職?”
“你也想當官?”馬士英驚訝著。
他現在是內閣首輔了,正考慮給小兒子馬錫弄個官職。至于長子馬鑒,一心只想經商,對當官沒興趣。
郭文東態度誠懇,說道:“岳父,小婿想當個武職,操練好兵馬,迎接未來跟清兵的作戰,保衛朝廷,保衛家園。”
馬士英擼著胡子,在左右渡步遲疑著。
見馬士英沒有答應,郭文東進一步說道:“岳父,雖然你是內閣首輔,但是陛下當初給高杰、劉澤清、劉良佐等手握重兵的人開的價碼太高,江北四鎮就相當于軍閥,根本不聽你調遣。而南京和江東諸地兵士又未經操練,戰斗力很差。”
女婿的話,說到馬士英的心坎里去了。
“沒錯,哎!只怪圣上當初急于當皇帝,自貶身價相求。江北四藩的高杰、劉澤清、劉良佐在朝堂上趾高氣昂的,根本不把我這個首輔放在眼里,要是他們抗命不遵,還真拿他們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