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的工作是從上午九點開始的,寧濤八點半已經坐在他那間裝飾簡約的辦公室里,打開案情記錄后卻怎么也靜不下心。
文字在他面前悠悠蕩蕩,好像要從屏幕里爬出來爬到他臉上。
出于習慣,寧濤開始研究自己的問題,首先想到的是眼睛。
他的視力確實不好,一方面父親有深度近視,遺傳上就不占優勢,另一方面讀書時候作業量太多,讀的書也多,視力方面完全都沒有在意,現在回想起來高中時代視力好的同學也已經寥寥無幾。
誰不是被學業壓迫著長大的呢想到這里,寧濤也覺得釋懷不少,注意力也稍稍集中了一些。
關閉文檔,打開瀏覽器,搜索“看到文字在游動”,濾過一些明顯是醫院廣告的搜索結果,寧濤打開了一篇類似文獻的文章,文章中描述的癥狀似乎和他當下的感受有些類似,視物模糊,眼前好像有黑色的線在漂浮。
“飛蚊癥”看到這個專業名詞寧濤皺了皺眉,進一步追看飛蚊癥的解釋。
正常情況下,人體眼睛中的玻璃體是透明的,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混濁,在眼前就會看到黑影飄來飄去,就像蚊子一樣,稱之為飛蚊癥。
倒是很容易理解,就是眼睛前面好像有蚊子在飛,那這到底算不算是一種病呢
出于工作習慣,寧濤又認真看了下去,很快他就知道了飛蚊癥分為兩種,分別是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飛蚊癥主要指在眼睛發育過程中,殘留的組織或細胞落到玻璃體中,或者視網膜上正常的生理細胞,掉到玻璃體里等情況,一般對視力不會有影響。
病理性的飛蚊癥多伴有炎癥、外傷、出血或者由全身疾病導致,是一種較嚴重的玻璃體混濁,可能對視功能造成影響,通常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不論是哪一種,高度近視患者出現飛蚊癥的概率比普通人都要高。
所以,問題找到了
暫時看起來是這樣,寧濤將座椅向左側轉動了些,視線離開電腦屏幕,窗外的陽光隔著米色窗簾照在他臉上,目光凝聚,然而米色的窗簾上除了一開始有一些光照的大片影子,細小蜿蜒猶如蚊子一般的黑色線條并沒有出現。
他又朝右轉去望向門邊的白色墻壁,墻上仍然光潔如新沒有半點黑影的痕跡。
難道說不是什么“飛蚊癥”
最后,寧濤重新打開一篇工作文檔,當視線在文字上經過時剛才的情形再一次出現了。
文字像軟骨病一樣從本該整齊的文檔橫線間左扭右擺地游動著,他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看清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