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說明:
各種病情,請勿模仿;各種角色請勿強行代入人物關系,他們更可能是【病人】。
非后—宮文,系統存在感弱,前期以故事形式表現案例,中期偏專業向,開頭較慢。
瘋狂的不一定是醫生,可能是病人。主角一:病人。主角二:沐春。
(*沒有特別強調的,則為沒有其他臨床疾病的精神科病人。)
第一章之后是第四章,第四章之后是第六章……第六章之后是第八章……這不是催眠!
以下是正文。
---------不要凝視深淵---------
世界是一片琉璃森林
太陽照不到的角落里
隱藏著幽暗的光
遮住人類的雙眼
侵吞每一個明亮的靈魂
——《心理師筆記》第一百七十一條
“要我怎么救啊,你想要救人你就去救,拉著我干什么?我就是個上不了手術臺,拿不了手術刀,內科看不起,外科嫌棄,市民也不知道,警察都弄不清的身心科醫生,而已。”
說這話的人叫沐春,是個身穿白大褂的年輕醫生,看樣子剛下班或者剛完成了一項手術,衣襟很隨意地任由它凌亂著。
真實的情況是,他在醫生中屬于比較特殊…或者說,比較少數的存在,一種少有人知的職業。
一名身心科醫生,從專業角度來講,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話來說,主要工作就是治療身心疾病。
當然,醫生嘛,不管是哪種醫生,應該不至于特別窮吧,至少收入用以支出這方面還不算特別特別拮據吧。
原本應該是這樣,但現在的情況出了一點變化,他,一個病人都沒有。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個任務出來,一個從腦子里蹦出來的任務。
拯救十億人!
說是拯救可能有些神話自己的意思,但治療卻是真真確確的,治療,換一種角度來說何嘗不是拯救?
當然,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沐春感覺到這個腦子里的存在有點為難人的意思,讓一個病人無一的醫生去拯救十億人?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都是在故意刁難自己。
“我做的是這么一份工作,一天門診數就這么幾個,怎么讓十億個病人來找我?”
沐春現在有種放棄掙扎,任由發展的意思。
沐春也嘗試過了拒絕腦子里的任務,但卻仿佛聽到自己的聲音在大聲且無畏地喊道,“救一個是一個,救多少是多少!”
臥~!真是蠢透了好不好!
逞能一時爽,通關火葬場。
身心科小醫生救世界?
醒醒吧!
睜著半睡不睡的眼睛,姿勢咸魚地躺在室內的皮質沙發椅上,沐春有些悵然若失。
他所擁有的全部就只有他自己和花園橋醫院五樓,空空蕩蕩的身心科門診室。
連個病人都沒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