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多重人格,恐怕只能用多重宇宙解釋了,沐春也很無奈,他可是個相信科學的人啊。
身心疾病在這個時代仍然屬于醫院治療系統的一部分,精神疾病都沒有分類和定義,更沒有《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這樣的診療系統。
沐春每天面對的困擾就是楚思思的媽媽三番五次善意提醒,不要讓楚思思誤入歧途。
什么叫誤入歧途?
是法律專業轉醫生的腦洞過于歧途還是在身心科和沐春在一起工作算是誤入歧途?
前者沐春不確定楚思思是怎么想的,但是后半部分沐春認為張枚女士的擔心是多余的。
楚思思最多只能算是他的學生,或者是一名出于什么原因而出現在花園橋社區醫院的實習醫生。
想到這里,沐春又想,這么好看的女孩自己竟然不喜歡,是不是不正常……
不是,沐春很明白,如果楚思思要成為身心科醫生,從法律專業跨到身心科,對她而言長路艱辛,而他最多只能盡好一個師長的責任。
至于自己是否在這個世界有什么真正牽掛的人?
沐春隱約覺得是有的,只是他們會以某種方式,在某個命定的場合重新相遇。
楚思思媽媽常說思思不懂事,沐春總該明白道理吧?做律師賺錢還是做教授賺錢?
沐春想說做教授其實挺賺錢的,總比做一個社區醫生賺錢。
說這些話的張枚女士是一名出色的律師,法庭上無人可以避其鋒芒,這樣的人在法庭上很難找到對手,在生活中也很難找到配偶。
偏偏她找到了,果斷帶著女兒改嫁現在的老公,國際上赫赫有名的律師事務所負責人,Will陳,陳為為。
弄清楚這些事之后沐春就只想躺在休息椅上,身心科已經夠冷清了,還來個律師家族的實習醫生,這分明是把任務難度越加越大啊。
和其他科的醫生整天從早忙到晚不一樣,沐春這個身心科主任,整天想的是怎么能找到病人。
別說十億,每天能有一個病人,沐春都高興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又不同了,十億,這個數字讓沐春直接進入咸魚狀態。
人的大腦就是這樣,遇到特別困難和痛苦的事情時索性直接短路,就當沒有發生過,或者拒絕相信。
遇到危急狀態時人會閉上眼睛,看恐怖片時人會閉上眼睛蒙住耳朵就是大腦拒絕改變安全狀態,相信危險出現的自我短路機制。
沐春現在可以說就是這種情況。
現在【十億】這座大山壓在面前,他簡直覺得一個病人都沒有辦法照顧了,除非…算了,還是等把一切理清楚了再說吧。
沐春萬分無奈地對楚思思說道:“請病人明天下午再來吧,或者去其他診室看一下。”
“唉。”楚思思嘆了口氣,想說些什么,最終還是沒有開口,得到沐春的這句回復便踩著咔咔咔的腳步聲離開了。
在門口等待看病的楚申明感覺愈發糟糕,好不容易等到門再次打開,得到的卻是只能問站在對面的女醫生“什么時候可以看病?”
問這話時楚申明強壓著想上廁所嘔吐的不適感。楚思思醫生見到楚申明臉色驟變,不禁擔心起來。
這里是身心科,雖然看上去身心各占一半,但不管內科還是外科,沐春醫生都是外行吧,術業有專攻,他要是連外科、內科都精通,那真是上天太優待他了。
不止楚思思這樣想,就連沐春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
他除了【心理師】和【智力275】以外,別的什么也沒有,最要命的是任務時間只有3650天,沐春幾乎做了決定,好好過好眼下的日子算了。
言歸正傳,要是楚申明突然暈倒或是出現什么緊急狀況,還要送回內科,到時候非讓內科取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