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聲在初夏時分已開始顯露惱人清凈的蓬勃野心,窗戶緊閉,仍能聞得蟬鳴隱約陣陣,不知是怎樣的巨人手持刷子在樹叢中揮灑自如地畫上夏日的背景音。
隨著蟬聲咶噪,門診室內多了一位病人。
“你好,我是沐春,請坐。”
“我,其實,我只是來聊聊,醫生不用太在意。”張月月的目光在門診室內游蕩,沐春欣然坐下,張月月不說話,他便不再開口。
一般來說,醫生需要和病人說的話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使病人鎮靜下來的話。
第二種:激發病人的話。
不論是哪一種,目的都是調諧病人的情感和他的生命現實,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且讓對方愿意于醫生討論解決方法。
和其他門診不同,身心科的病人很難對自身遇到的問題進行準確描述,還要排除詐病和做作性障礙等,對臨床工作者和病人之間的真誠合作有更高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解釋主訴癥狀的本質和病因,然而這些都不容易,病人當下的狀態未必是縱向病程的真實反應,這給鑒別診斷又帶來很多難題。
更有很多病人,病非出于主動意愿來到門診室,這類病人的情況就會更復雜一些。
比如敲門后自己就走進來的張月月。
沐春看了一眼顯示器,病人的名字和年齡了然于心。
看了一眼木質座椅,張月月決定姑且還是站著,原本對她而言來醫院一次只是因為朋友好心建議,嗯——看起來是好心吧,事實上完全沒有必要,被人之所以人為她需要來醫院還不是因為她們根本不了解事情的本質是什么。
當然,也是不可能讓這些人了解的,因為這是秘密,是兩個人之間的秘密。
雖然剛才那條消息并非來自那個人,這并沒有影響張月月的心情,那種每時每刻都期待著的心情。
安靜的過去了兩分鐘,沐春看著顯示器右上角的時間從11:08變成五樓的走廊十分安靜,房間里只有來自窗外的蟲鳴和女人略帶條約的呼吸聲。
是一個心里藏著喜悅的女人啊。沐春在心里思忖。
四十三歲的年紀,保養足夠好的女人看起來也就三十歲出頭的樣子,年輕十歲并非遙不可及的童話故事,只是張月月的年紀看起來比四十三歲更衰老一些,也許是沒有化妝的緣故,憔悴的膚色和難以掩飾的興高采烈的神情渲染出一種交叉蒙太奇式的強化感,強化出一副不真實的喜悅,令人悚然。
并不合身的暗紅色套裙,胯部被囚禁在短且窄的裙子中,被人掐住喉嚨般的曲線,強打精神,勉強橫跳與安全和丑態之間,只為主人想要如此。
不年輕也不老的年紀,發福的身體,抖落出脂肪的無力,斑點爬滿四肢,從來沒有防曬習慣的人,到了四十歲,天生麗質也對抗不了傷人于無形的紫外線。
這是一個因為不在意而自然老去的身體,卻帶著少女那般天真的歡愉神情。
“這里真的是醫院啊。”張月月開始說話,搭在隨身攜帶的小包上的手微微顫動,“醫院還有鋼琴,跑步機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