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擺擺手:“舅父,勿憂,我知道我們不能立刻動手!
當下之計,我們需要做的有三,其一,秘密訓練兵卒,此事不宜太多,貴在少而精,訓練出了一批精兵,作為模板,今后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大擴軍了!。
其二,發展商貿,賺取錢財,一旦我們起事之后,銀錢若流水一般花出去,沒有錢可不行!”
朱慈炯說了一個笑話,張家的一眾人卻是長舒了一口氣。
而王老夫人,則是暗自點頭,殿下的京師之行,雖然兇險,卻也值了!
以他現在的氣度、心機,成功地幾率很大啊!
張嫣也是輕笑不已,她的臉上,遮掩不住的喜色。
炯兒長大了啊!
……
聽到了朱慈炯的話語,張思源提起的那根弦,終于松了下去。
他不怕反清,怕的就是準備不足。
三十年前的那一次,他再也不要嘗試了。
張書堂斷后的那一次,張家少了整整五分之一的人手啊!
朱慈炯繼續道:“這第三,還需要舅父全力去做。”
張思源急忙點頭:“請殿下吩咐!”
“舅父幫我尋來鐵匠,最好是會打造火槍的,還有尋礦師也要找到。”
朱慈炯指著北方:“這秦嶺莽莽上千里,內里荒無人煙,里面礦脈無盡,我們需要找到鐵礦、磷石礦、銅礦、硝礦、硫礦……等等,這些都是急需的!”
“這事容易,秦嶺夠大,只要我們不去武關那里,就不會暴露。”
張思源點點頭,應下了這件事。
朱慈炯繼續道:“糧食事關重大,舅父還需要派人去江浙一帶,沿海一帶有番邦傳來的紅薯、玉米等物,這玉米雖然產量不高,但是,紅薯卻是一個好東西!”
在沒有化肥的時代,玉米需要水澆地才能結籽,是以產量真不高,甚至很多旱地,根本就不能種!
紅薯的產量就很是可怕了,稍微培養一番,畝產上千斤不成問題——而小麥旱地的產量不過百十斤,便是一等水田,產量也不超過兩百斤。
這么一對比,就知道紅薯可是救命糧。
“紅薯?可是番薯?”張思本疑惑道:
“殿下,我記得父親當年在福建為官的時候,曾經提起過此物,他說此物雖然產量高,然則微毒,久食腹脹難消,更會傷胃。”
張思本是庶子,他已經五十多歲了。
明末他父親在福建做官的時候,他已經記事。
“此物若是不處理,的確會傷身體,但是,并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朱慈炯嘆息了一聲。
徐光啟他們當年就是研究這個的,只可惜還沒有找到對付紅薯毒素的辦法,他就早逝了……
若是徐光啟知道這東西只需要配上油脂,換句話就是炒菜,就會減緩了胃酸的反應,不知道會不會從棺材板中驚起……
張思本一楞,他怎么記得父親提起了這個,就嘆息不已呢?
還有,這東西的副作用既然解決了,為什么卻沒有推廣開呢?
番薯的產量,乃是小麥的十倍,若是推廣了此物,就再也不怕饑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