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年逾五旬的皇帝陛下,卻是宛若壯年一般,雄心勃勃的發起了“大亞洲共榮”的計劃。
而鄭經,已經踏上了殷洲的地盤,正在上慘遭屠殺的殷人噓寒問暖。
一首“黃種人”,盡得殷人芳心……
與此同時,與大明水師大戰十幾場,狼狽退出南洋的荷蘭人,正在發起一項提議——大明白種人也就比我們歐曼吧人白了那么少許,我們都是同文同種之文明人,應該將文明人的光輝,灑遍有色人種世界……
對于遍地是瘟疫的黑土地,朱慈炯的感情很是復雜,在科學技術沒有達到后世程度之前,他很是不想踏上這一片土地……
奈何,大明崛起的一眾軍功貴族,卻是推動著大明的戰車,朝著一個朱慈炯口瞪目呆的方向行進著。
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世界各族無不以大明秩序為向往……
大明的戰旗,插遍全世界,朝貢體系,擴散到了除了歐曼吧外的全球……
殷地安人與大明休戚與共,載歌載舞,共筑華夏大家族何其美滿的新篇章。
南洋華人終于有了主心骨,并且在大明的支持下,將儒家的恩典,灑向全世界。
倭國的金銀,變成了一枚枚印著朱慈炯頭像的‘朱大頭’,在世界貿易中,成為了主流……
三十六年后。
朱慈炯在國慶典禮上,與國同歡。
而電影這一已經成熟的記錄方式,將朱慈炯的一生,記述了下來。
南陽皇家大影院內,朱慈炯與君臣、皇室、貴族……一并看完了《大明光武帝》,等待散場之時,人們發現這位將華夏大地從遍地腥膻之中解救出來的大皇帝陛下,沒有了呼吸……
他就像是睡著了一般,甚至嘴角還帶著淡淡的笑容……
第二天,全國三百多種報紙,全版幅的刊登了這一訃告,標題卻是出奇的統一——
《為了華夏的榮光,勞累了一生的大皇帝陛下,終于能夠休息了!》
全書完!
…………
我哭了三天,眼前的窘迫讓我不得不打下這個結局。
這番話,我不知道該怎么說出來。
我撲了多久?
從17年再次開始寫書,已經撲了四五年了,若是算上之前12、13年的兩年,更是撲了接近十年之久!
十年時間,累計字數早已破了千萬,這還是在中間因為結婚急需錢財,工地搬磚的四五年時間一個字都沒有寫!
我開了多少小號,就連自己也是不清楚的,去了多少網站,更是記不大清楚了,便是工作室,也混了幾個。
自從17年回到起點以來,搜狗統計字數,已經破了千萬字……
然而,我始終都是撲街。
我實在是寫不動了……
這是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沒有銀錢寸步難行。
去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湖北幾個月出不去,我專職開始碼字,不過是一年時間,八萬存款已經消耗殆盡……
我無力堅持了,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
在起點四年,這個號拿到的推薦總數不超過十個。
沒有曝光就沒有成績,沒有成績就沒有讀者,沒有讀者就愈發的沒有推薦,成績自然是沒有的……
生活總是一個死胡同。
就像是帶了套就是那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