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過后,直到昊天的背后沁出一身冷汗以后,方才聽得鴻鈞道祖開口說道:“此時吾已知曉,童兒你先回去吧,吾自會處理!”
昊天聽得道祖鴻鈞的話語,口中欲言又止好似還想說些什么,不過卻是硬生生的忍住了。
只見昊天再次對著鴻鈞拜了一拜,這才退出紫霄宮,離開混沌朝著天庭返了回去。
自幼常伴鴻鈞道祖左右的昊天知道,即便他再說些什么也是沒用的,想必此時鴻鈞道祖心中已有了主意,他也只能靜待結果。
三皇五帝之中,天皇和地皇乃是為人族發展解決一些重要問題,而此后的人皇需一統人族,自然要行兵革之事,而五帝為了維護人族一統,這兵戈之事自然是少不了的,故而皇天氏只取第一位人皇之師,剩下的則讓給了四教。
鴻鈞也不管眾圣心思,接著說道:“世間生靈,皆有劫難,便如那世俗之人,不能脫生死者,便會由輪回演化歷劫,了斷因果,若是修道有成之人,到了天仙,便能了卻生死,不入輪回,然一身因果,不能了斷,天地之間眾生因果必須完結才好,否則,積累下來,最終便形成量劫。
量劫之時,天機混亂,所以眾仙需爭那一線生機,此次封神共分為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隨輪回之劫,爾等師兄弟商議之后,便將弟子姓名填于封神榜上,也是一條出路。”
老子一聽,趕忙開口問道:“老師,不知這封神卻是需多少人上榜才可?”
這次是最關鍵的,此次量劫因封神而起,也會因封神而終,只需湊足這封神榜所需之人數,說不定此次量劫便能很快渡過去,雖說有些取巧之嫌,但也并無不可。
鴻鈞看都不看老子一眼,直接答道:“所封眾神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掌管周天星斗,共三百六十五位,另有八部正神所屬之兩千副神以及八萬四千天兵天將,共計八萬六千三百五十六人,此乃天地人三書之一的天書,封神榜,只需將封神姓名填于其上即可。”只見鴻鈞手中顯出一物,正是那天書封神榜。
諸圣一件封神榜,雖然眼熱,但現在卻沒那個心思,不說那兩千副神和八萬四千天兵天將,就是那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也難以籌齊。
然而楊戩卻是無法理解昊天的這一番良苦用心,只見楊戩挺身而出擋在了瑤姬和楊嬋的身前,神色憤怒的對昊天呼喊道。
昊天一聽楊戩之言,心中頓時怒火萬丈,因為楊天佑算計他妹妹瑤姬的原因,他本就對姓楊的沒有半點好感,
不過是看在楊戩等人畢竟是妹妹瑤姬的孩子份上,不愿讓瑤姬傷心難過,他才沒有追究他們而已。
然而如今楊戩竟敢不顧人倫,向著他的親舅舅大喊大叫,又怎么可能使得昊天的心中不生憤怒。
即使不以血緣來說,但憑一個小小的闡教三代弟子,區區金仙修為,今日竟然也敢對他這個天庭之主沒有絲毫的敬畏之心。
這些年,昊天看在圣人面子上,對圣人弟子只能退讓三分,但這也讓圣人弟子氣焰大漲,越來越不把他這個天帝放在眼中了。
原本昊天不過想做做樣子,便讓楊戩和楊嬋將瑤姬救走。
可沒想到楊戩竟然如此放肆,他心中自然怒火萬丈,因此他現在改變了原本的主意,瑤姬和楊嬋可以就此離開,但是楊戩必須受到懲戒。
否則,倘若不嚴懲楊戩,他這天帝的臉面又置于何地。
當然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親妹妹瑤姬的份上,昊天也不準備太過為難楊戩,但是皮肉之苦還是免不了的。
“好好好,楊戩,既然你這么說了,那朕便成全你,你劈開桃山,已是觸犯了天庭的天規天條,今日朕便就地重重處罰與你,以儆效尤,免得日后人人都敢置我天庭的威嚴于不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