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張教授的出現,下面學生更是驚呼。
“哇,炸出陳教授了!”
“趕緊和陳教授合影!”
“陳教授這個分析,好有道理。”
陳教授,可是傳媒大學的業界大牛!
陳教授給出分析,就是為了同學們進行理解,以后遇到這種類似的事情,該怎么做。
“再就是第二句,話題銜接,把觀眾的關注轉移到自己身上,這個學生很聰明,緊接著給給幕后提出即時應變方案。各位同學,你們要知道什么叫牽一發而動全身,對于一個直播的電視節目來說,觀眾看到的是臺上的選手和主持人,但看不到的是幕后數量龐大的制作團隊,每個成員都會影響到到現場直播的效果。
而節目節奏被打亂,這是非常致命的。萬一真的發生,不說現場觀眾,就說電視觀眾,這也會受到影響,技術延遲的幾分鐘是救不回來的,這個時候不要全指望導演,主持人就是指揮官,要從全局出發,給導播一個指令,以免稍后主持人后臺溝通,畫面跟不上,否則的話,就是第二起播出事故。”
這樣的嗎?
那些學生,看得津津有味。
沒想到這個面試救場話題,還有這么多的道理在里面。
“再就是只代表個人,這是將電視臺給摘出來,好承擔責任,這也是有必要的,突發應變,不能保證沒有瑕疵,這是做個免責聲明,是主持人的職業素養也是日常技巧。
再下面的,算是思考,先是說攤上大事,這是給選手戴高帽,穩定退賽選手,再接下來,就是穩住觀眾,這第一個不信你聽,就是用來穩定現場觀眾,之前各種競賽類現場都有過某個大咖輸了或者退賽導致觀眾不滿退場的,以及電視機前看到這種狀況換臺的,這段話很漂亮,先夸獎觀眾,防止現場騷亂,以及實時收視率暴跌。
第二個不信你聽,很厲害,沒有一句話說退賽選手的不對,但每一句話都點出這個選手退賽不負責任。
最后一段,是給觀眾交代,這種直播出問題,必須要臨時調整賽制。
就這么簡單一段話,我們看看,這個同學做了些什么,他立場站穩了,給觀眾交代了,給臺里把責任劃清了,給制作團隊的窘況解圍了。同時還有邏輯,有要點。
簡直就是經典案例,這位同學,必將成為主持界的新星!”
下面的學生都驚了,聽起來以為很厲害,沒想到經過陳教授一分析,更厲害了!
隨著這個帖子越來越火,有一些學生,開始將它發到了各個社交網站上,關注的流量也是不少,而最火爆的,并不是趙塵的救場問題,而是一開始的自我介紹!
隨著第一個開始惡搞趙塵這段自我介紹,有很多人,也是紛紛開始活學活用起來。
各種各樣的版本,全部蹦了出來。
“你只看到我走南闖北,卻沒看到我的疲憊,你有你的星巴克,我有我的瀝青砼,你嘲笑我臉不夠白衣服不夠潮不配追求美好生活只能住板房,我可憐你遠離自然呆在辦公室承受亞健康……”
一時之間,這段話,竟然有越來越火的趨勢。
……
趙塵揉了揉額頭,從床上醒了過來。
“爽啊!”
昨天和何東陽在校門外喝酒擼串,分外過癮。
而且,他也是了解了一下當今的情況。
整體來說呢,和前世界倒是大同小異,不過和平年頭有些久了,對精神追求的需要比較大。
套用一句經典的話,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力的矛盾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