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世人都說東吳多賢士能人,沒想到盡是心胸如此狹隘之人!”
鄧芝大笑兩聲,孫權冷哼一聲,“難道真當孤不知道你們前來是要勸我退兵的嗎?如今五路犯蜀,我東吳自然不能讓曹魏一家獨大,曹魏本就雄霸中原,若是再得川蜀,下一個便是我東吳,于其讓曹魏吞掉你蜀漢,我東吳分一杯羹又有何不可?”
諸葛均走近油鼎,“正如大王所說,若是蜀亡,下一個定是東吳,所以均與鄧尚書此行,并非勸說大王退兵,而是為東吳之利害而來。”
“若是分得你川蜀之地,我東吳又豈懼他曹魏?”
孫權雙眼灼灼,盯著這個諸葛瑾的胞弟,諸葛瑾立于一旁,眼觀鼻鼻觀心,此時此景,他無須多言,亦是不能多言,言多必失,他若開口,今日諸葛均定是那油鼎之中之物!
諸葛均亦是不看諸葛瑾一眼,對著孫權一拱手,“大王以為如今曹魏實力如何?”
“自是兵馬強壯。”
“那大王以為東吳之兵士與曹魏之兵士相比如何?”
“我東吳兒郎自是不輸他曹魏兵士!”
“哈哈哈!”
鄧芝再次大笑,孫權惱怒,伸手一指鄧芝,“你這老儒,是恥笑我東吳兒郎不如曹魏嗎?”
“非是恥笑,而是笑大王不觀天下形勢,難道如今天下大王就真的以為只要魏蜀吳三家嗎?固然三國勢大,但周邊蠻夷,內地諸侯,又何其之多?不說其他,便是如今曹魏引動的這場五路犯蜀,難道大王就沒想過若是五路犯吳,大王又該如何應對嗎?”
鄧芝不卑不亢,娓娓道來。
“我東吳有三江之險,何懼五路之兵?”
“哈哈哈!”
鄧芝再笑,譏諷的看向孫權,“莫不是大王東吳兒郎能將三江沿岸盡數布兵不成?如若不能,大王何以解五路之圍?何以三江之固萬世不動?”
孫權微微張嘴,雙眼不斷在鄧芝和諸葛均身上游走。
鄧芝退后幾步,站至諸葛均一側,“若是大王以為我與子衡之言乃是夸大之詞,小臣便是投身這油鼎又有何怨?”
說著,鄧芝便是起身欲投身于鼎,孫權連忙出聲制止,“先生何須如此偏激,孤不過是略作斟酌,時覺先生二人之言甚有其理。”
而后,孫權輕輕揮手,“來人,將油鼎缷去,爾等甲士亦是退去,孤要與兩位先生好生談談,莫要嚇著了兩位先生,說我東吳無待客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