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到了小院,張浩這才道:“陛下,按理來說神機營專攻火器,這種新式火銃是應該率先裝備到神機營的,可是若要裝備神機營所需之量恐是不小,一時半會根本無法這么快配備齊全,而且若想把這種火銃的發射達到百發百中其訓練方式也得有所改變才是,臣想是否可新建一支兵丁,專做新式火器的訓練。”
張浩話音才落,朱厚照還未開口,一旁的王守仁便隨之道:“陛下,臣以為此法可行,既然沒辦法全部裝備,那便先裝備一部分,如此威力巨大之火器萬不可擱置不用啊!”
大概是王守仁的諫言太過直白,朱厚照聽后直接沒好氣的來了一句道:“朕何時要說過擱置不用,小耗子,你說,打算怎么組建?”
緩了緩,張浩開口道:“陛下,所謂舉賢不避親,臣想著以臣大兄做百戶,先招募一百人進行訓練。”
若一百人能把這種新式火器用熟練了,在大面積使用冷兵器之時也完全可以抵擋千軍萬馬了。
“張清?他就是神機營的百戶吧?”朱厚照問道。
前不久,劉謹策劃的刺殺正是總張清的短銃完成的。
對張清這個名字,朱厚照記憶猶新也屬正常。
張浩點頭回道:“是,他就是神機營百戶,與火器打交道甚久,也熟悉火器,接受新式火器也更迅速。”
最關鍵,張清還算可信可用。
張浩可不希望他辛辛苦苦弄出來的這些東西便宜了對手,從而成為了攻擊他的利器。
只是,兄弟二人同掌這支新式火器的百戶所,還需朱厚照的絕對信任才是。
隨即,朱厚照都沒做過多考慮,便回道:“建專攻火器的東山衛,由張浩皆任指揮使,張清任百戶,先招募一百人即刻進行訓練。”
既然是以東山衛相稱,便說明是給這支新軍留足了余地。
起身致了謝后,緊接著有道:“臣還得請調一人,臣師父楊茂德曾在與韃靼血戰中被斬斷一條胳膊,后苦練單手力量,現依靠左手之利也可對付四五個普通青壯,如此一個看城門未免有些現在東直門看城門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重要的張清都答應了,楊茂德更是沒問題了。
朱厚照直接大手一揮,道:“嗯,沒問題,朕應允了。”
楊茂德,張清二人到手,新軍組建最重要的人員便算是配備齊全了。
接下來考慮的就是寧王的問題了。
張浩主動提起,道:“王御史次行去了南贛之地,還是要多多注意寧王的動靜。”
王守仁接到旨意后便直接從龍場趕回了京師。
等到京師才剛見到朱厚照便又莫名其妙的到了東山,完全不知突然安排他做這個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的用意何在。
主動提及后,朱厚照未有反駁之意,張浩緊接著又道:“寧王買通劉瑾恢復三衛,又把陸完安排到了兵部任尚書,恐有不安分之意,可只憑此便發兵難免會有人言朝廷不夠寬宏大量。”
當初朱棣靖難之役遇到困境,威逼利誘拉上了寧王,為了讓人家賣命,承諾了事成之后與人家共治天下。
可在事成之后,不僅沒兌現,還把人家重新封到了南昌。
因此緣故,寧王叛亂自然也就順利找到了借口。
提起此事,王守仁更為用心,想了一下,回道:“嗯,我知道了。”
王守仁隨機應變之能自是不用擔心。
順著張浩之言,朱厚照馬上又道:“此事其實也容易,不管寧王有無動靜都不可放任其如此下去,該出手之時就得出手,寧王的一舉一動,你務必密切關注。”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其實,讓王守仁任職左僉都御史可不是只是為了行監察之事。
若只是一個監察,隨便派出一個錦衣衛校尉去便是了,何必派王守仁這么大的人物前去。
說到底,還是要震懾寧王,好讓他加快手里的動靜。
除掉劉瑾,已然發現了這些事情,沒必要裝作不知。
再說了,即便裝作不知也不見得會讓寧王的行動繼續進行下去,若此做很大程度會讓寧王就此鬼索下去的。
朝廷在明,寧王在暗。
只在明處防備,誰能知曉何時出手。
唯一解決辦法,便是逼迫其出手,從而在一經露頭時,把其一舉擊滅。
這種安排,王守仁也不傻自是能夠看明白。
頓了一下,直接回道:“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