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散朝后沒多久,英國公張懋便帶著張侖求見朱厚照,朱厚照倒也宣了他們進來。
“陛下,老臣領張侖來向您請罪!”張懋一見到朱厚照便行了大禮,張侖也跟著行了禮。
朱厚照不由得問道:“請什么罪?”
“張侖年少,沖撞了使臣,險些為大明釀成了大禍!”張懋回道。
“張侖沒有罪,但有錯”,朱厚照說著就問向張侖:“張侖,你可知你犯了何錯。”
張侖自然也不知道,他被巡城御史常正益抓了后就迅速給放了出來,畢竟常正益也不敢真的抓他們進監牢,但張侖還是把這事告知給了英國公張懋。
英國公張懋知道外藩朝貢非小事,何況還是小王子的人,也只好忙帶著自己孫子來請罪,也算是探個口風,看看皇帝朱厚照會不會真的為了安撫小王子的使臣,而罪責自己孫子。
“請陛下明示”,張侖只能如此回道。
“你錯在無將門之血氣!一介蠻夷敢在我大明境內隨意鞭笞我大明子民,你身為將門之后,怎么不當場直接殺了他!還任其到朕朝堂上來狂妄,還把自己弄進了監牢!丟人不丟人!難不成你真以為朕會為了一蠻夷而處決你嗎!跟一懦夫一樣!朕怎么敢指望你這樣的人護衛我大明,護衛我大明子民!”
朱厚照大聲訓斥起來。
而張侖沒想到自己被蓋頭劈臉地訓斥一頓,竟然不是因為自己沖撞了使臣,而是因為自己表現不得張狂,他不由得解釋道:
“陛下,臣不是懦夫!要不是那個姓常的搬出我大父來,臣早就手刃他了!”
“別解釋!給朕滾回去!看到你這種慫包,朕都為你們祖宗感到汗顏!”
朱厚照說著便袖子一揮走了。
而張侖不由得站了起來,想再解釋一遍,一時筋骨暴起,恨不得現在就去手刃了烏魯斯博羅特,但這時候,還是張懋拉住了張侖:
“糊涂孩子,陛下這么一挑撥,就激動成這樣!你現在就算殺了烏魯斯博羅特也沒有意義,陛下的意思,你真不明白嗎,他這是在告訴我們,陛下有意要振興大明武事,不希望我們這些勛貴如文臣一樣軟弱,陛下這是要重用我們勛貴,讓我們為大明繼續開疆辟土的意思,回去好生習武學兵法,將來必有大用處!”
張懋這么一說,張侖心里略微平靜了一些,但朱厚照說他是慫包是懦夫的話依舊如一根刺一般一直刺在心坎上,讓他只要一閉眼就能想起朱厚照斥責他的這句話,他心里頓時就恨不得立刻殺幾個韃子來表明自己不是慫包懦夫。
朱厚照知道大明發展到現在,在崇文抑武的大時代背景下,許多武臣勛貴也大都沒了血性,搞起內斗和侵吞起民利來是一流,但真正在帶兵打仗和對待外敵時也早已不復當年之勇,要不然也不會一直被文官壓著,甚至在歷史上明朝滅亡時直接成排成隊的投降,懦弱之程度不遜色于文官。
而如今朱厚照就是要以各種方式激發起這些人骨子里的血性,以免讓這些勛貴們忘了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
因為朱厚照對外態度強硬,底下的臣子也開始轉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