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如今的大明在引進番薯與在境外開辟無數耕田后,使得大明糧食供應量增加不少,即便是發生了這種旱澇災害也能從容應對。
不過,讓朱厚照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頻繁的自然災害在影響大明農業生產的同時,也影響著大明的國庫收入。
朱厚照不得不加快速度改變大明帝國這種依賴農業生產的局面。
但事實上,大明在工業化以后,帝國對農業的依賴程度反而越來越大。
特別是從正德十九年以后,因為花當的挑釁,使得大明在北方增加了軍隊數量,甚至還在不停地添加著軍隊數量,但由于氣候開始漸漸轉冷,塞外北方的軍隊供應需要大量的糧食。
但耕地較多且產量較高的帝國南方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的比重越來越低,所以,這就要求大明不得不向更南方發展,以獲得更多的耕地,生產更多的糧食。
“現在南直隸免賦、江西吉安等府也因為災害而免賦、湖廣等地也因水旱而免賦,如果我們只把眼光只著眼于兩京十四省(多個河套),那我們今年將無法增加更多的糧食收入,我們必須把目光著眼于其他地區!”
朱厚照主持在了一場御前會議,近衛軍樞密使、內閣閣臣、各部尚書皆列席于此,而在御前會議上,朱厚照此時只說明了一點,那就是,作為大明的執政者,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關內。
關內,基本上云貴需要四川的糧食來供應,北方只能自足,而漕糧只能來自南直隸、湖廣、江西等地,福建兩廣耕地面積很少,如今南直隸、湖廣、江西等地皆發生災害,帝國唯一的糧食收入如果只靠關內,在今年就等于沒有,甚至會寅吃卯糧。
但現在事實上,帝國并沒有寅吃卯糧,因為糧業局還能在海外屯積與掠奪上百萬石的糧草進京。
“陛下所言極是,現在朝廷已經無法禁海閉關,單不說每年市舶司達數億銀元的關稅收入,就說這糧食進口,如果沒有這些糧食進口,今年只怕只能家家吃番薯土豆,何況還有北方用兵的糧食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在海外開辟出更多的耕地!”內閣次輔張璁附和道。
“現在近衛軍已經把鐵絲網與邊墻修到了和林一帶,以后還會延伸,兵部眼下在各地受災地區募集了近二十萬新兵入伍,這些新兵自然還是要被安排到北方,繼續為我大明開辟疆土,但這也就意味著糧食需求量會越來越大,而要增加我大明的糧食收入,就必須在開辟北方疆土的同時,增加南方的疆土!”兵部尚書桂萼也附和道。
內閣首輔康海這時候不由得問了一句:“陛下,既然如此,臣以為為何不停止對北方用兵,既然用兵北方意義不大的話。”
“首揆有所不知,如果這些災民不編入伍去北方為大明開辟疆土的話,他們在本鄉就會淪為盜賊,臣做過統算,在正德朝以前,每逢災害大起時盡管有朝廷賑濟但必定有盜賊出現,因為百姓一旦農田被淹或受旱而無地可種時必然為賊,但在正德朝以后,每逢災害大起時盜賊增加之數減少了八成以上,但軍隊數量則也因此激增!
這總比增加盜賊數量要強,軍隊數量增加,無非是軍餉增加,帝國現在不缺錢,卻缺讓百姓可以耕種的田地,增加軍餉支出帝國影響不大,但增加盜賊數量則會讓大明內部傾覆。”
桂萼這么一說,也讓朱厚照和在場的官員很是贊同,但這時候,已升為內閣三輔的夏言不由得說道:
“陛下,說起耕地數量,臣近日收到來自溧陽侯蘇臣國丈的奏疏,這國丈爺懇請陛下賜莊田二十萬頃,言為自己將來養老之用,這些勛貴動輒便向朝廷請求賜田,百姓可謂深受其害,而朝廷也會因此收入大減,所以,眼下這些勛貴請求賜田的事,還請陛下慎重處之。”
朱厚照也知道勛貴請求賜田歷來很常見,不僅僅是勛貴,還有藩王,這些王公貴族會通過賜田與投獻的方式得到越來越多的耕地,而壓縮百姓的生存空間,如今朱厚照也不得不慎重處理這個事情。
“既然朕說了要到海外開辟耕田,既然如此,便將美洲南部這一塊地方找出二十萬頃賜給他!他可以向朝廷貸款,然后雇傭人去那里開墾他的賜田!”
朱厚照這么一說,其他官員皆稱陛下英明,能想到用這樣的辦法忽悠這些勛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