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都棄權了?!
夏言很是驚訝,他也沒想到,這兩人都爭相棄權!
徐縉也沒想到,他心里不由得吶喊道:“為什么會棄權,什么無法抉擇,昨日選吏部尚書,你們不是很果斷嗎,今日卻為何要棄權,二皇子的面子都不管用嗎,我徐縉就不相信二皇子殿下沒有給你們打招呼!”
張溶向夏言與徐縉都露出了歉意的神色,如果朱厚照沒有先讓徐縉在夏言之后發表推舉意見而使得他知道徐縉所薦舉的人和二皇子推舉的一樣的話,他會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知道該給夏言面子還是該給二皇子面子。
畢竟給夏言面子就是給大皇子面子,何況夏言和自己這些人利益一致,但現在儲位未定,二皇子也得罪不得。
所以,張溶在徐縉說后之前無法抉擇,但現在好了,他知道徐縉是和二皇子一個意思,自己也就正好棄權,把皮球踢給江東,讓江東來決定是幫皇長子的人還是幫皇次子的人。
江東自然和張溶也一樣,也棄權,把皮球踢給了皇帝朱厚照。
“這兩個老狐貍!”
朱厚照心里不由得暗罵了一句,他自然知道這張溶與江東是想兩不得罪。
朱厚照自然也提前知道了兩人為難,所以才讓徐縉先發表推舉意見,也預料到自己這么做,這兩人會棄權。
這樣的話,決定閣臣的人選還是落在了自己這個皇帝身上。
所以,朱厚照在暗罵了這兩人后也沒有不高興,只說道;“英國公與江愛卿棄權,而夏卿舉薦的是嚴嵩,徐縉舉薦的是袁煒,你們兩個再各種陳述一下吧。”
“臣遵旨,啟稟陛下,內閣不比地方,治大國如烹小鮮,而內閣作為中樞,自然更需老臣坐鎮方可,袁公雖有才,但難免有文采而無干才,管禮部還可,但做閣臣難免不擅俗務”,夏言先說了起來。
而徐縉也毫不客氣地說道:“陛下,臣認為推舉當首重品性,嚴公性軟且愛奉承,乃溜須拍馬之輩,不宜為閣臣!而袁公德高望重,天下景仰,更宜做天下文臣風骨!”
朱厚照點了點頭,他看得出來,徐縉對嚴嵩也是很不滿的,而且比夏言不愿意讓袁煒入閣的意愿更明顯。
不過,朱厚照可不想讓袁煒這樣一個清流官員還是南方商人出身的官員入閣,因為一旦袁煒入閣,那徐縉就會如虎添翼,內閣豈不也會成了清流部門,朝廷對外擴張的大政方針也無法維持。
所以,朱厚照還是說道:“既然如此,朕意已決!”
朱厚照說著就看了夏言和徐縉一眼,他自然決定要讓嚴嵩入閣,畢竟嚴嵩至少有個聽話的優點,但他也不能讓徐縉看出自己太深的目的,便故意把夏言繼續拉出來擋槍:
“夏卿畢竟為首輔,為支持夏卿在內閣的政務,故擬旨,著嚴嵩為文淵閣大學士,入閣預機務,加少師!仍兼理部事!”
輸了?
自己又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