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時的南京城,南京兵部右侍郎高奇此時已經得到密報。
“老爺,紹興方向的倭寇在三日后全部被官軍剿滅!官軍零傷亡,百姓傷亡只十四人!”
“老爺,績溪方向的倭寇在半日內也被官軍全部剿滅!官軍零傷亡,百姓傷亡只六人!”
“老爺,江寧方向的倭寇一抵達江寧鎮便被全殲,聽說是第五軍的人早先準備了機槍!”
高奇聽完自己親信的奏報后不由得一拍桌子:“徐船主不是說他派來的倭寇都是以一敵十的悍勇之士嗎,怎么屢屢不敵官軍?!”
“這個,據在下所知,這次官軍提前有所準備,而且我們都忽略了如今朝廷官軍武器已非數十年之前的普通火器與大刀長矛,如今官軍的火器,早已連騎兵都沒辦法占到便宜!據說,這些來劫掠的倭寇中,竟每每出現數十名倭寇被一兩名官軍追殺的現象。”
這高奇的親信說道。
高奇聽完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旋即嘆了一口氣:“唉!難道這天下真的變了嗎?!”
朱厚照這里也從朱紈得到了奏報,得知了倭寇入侵在三日內便被完全剿滅的消息。
朱厚照也不由得點頭道:“很好,總算沒有一開始就發生大的倭亂!但也不能讓倭寇就這么肆無忌憚地挑釁我天朝上國的威嚴,傳朕的敕旨,明發給當今皇帝朱載壘,告訴他,他的父皇,也就是朕,要得到倭國所有的倭女,還有把倭國作為朕的養老之所,所以,朕要他必須在三年內出兵把倭國給朕殺得知剩下倭女!”
朱厚照早就動了滅掉倭國之心,如今也正好就找了這么個倭寇挑釁大明的借口,同時還玩了個惡趣味,以此讓全天下的百姓更加容易明白自己這個太上皇有意要滅掉倭國。
不過,在朱厚照打算要滅掉倭國的時候,朱紈向朱厚照說起了一件來自京師里關于皇帝與內閣首輔開始嫌隙與矛盾的傳聞。
蓋因夏言最終為了阻止皇帝朱載壘與其他議政大臣要求各藩國加征其本國關稅的同時還要把稅收的一半遞解進京的決議給否決了,是以內閣首輔的名義否決,且拒絕署名。
這一下子徹底激怒了皇帝朱載壘也令天下許多官員大為驚駭。
朱厚照曾經為讓內閣全面負責內政,以減輕自己皇帝的工作負擔,所以加強了內閣首輔職權,在內政上,要求內閣鈞旨都應有內閣首輔的副署簽名,但他卻沒想到,夏言卻開始利用這個與新登基的皇帝唱對臺戲。
“這個夏言!見朕退了位,也快忘了自己是誰!”
朱厚照不由得說了一句。
朱紈也說道:“臣也覺得元輔這樣做太過冒失,雖說是為國家之事,但抗上實在不是小事,或許元輔這樣做也是萬不得已。”
“估計是跟嚴嵩有關,這家伙在議政處會議上倒戈了!”
朱厚照說一句,他雖然退了位,但情報系統仍舊在,自然知道京城發生了什么,他知道嚴嵩不會是個安分的主,只是現在的他開始擔心自己皇長子與內閣首輔夏言的矛盾會不會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利用,進而影響到整個天下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