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厚照看來,依靠番薯與馬鈴薯,在東方都能打造出一個康乾盛世,在英格蘭自然也同樣可以。
“朕已經下旨著西班牙地區的朱載堼調運二十萬石番薯與土豆來!所以,到時候,整個英格蘭可以不必擔心因為禁海出現大的危機。”
朱厚照對此是信心十足。
也因此,朱載圠等人也信心十足地推行著封閉禁海政策。
但也因此,資產階級們反抗的也很激烈。
海軍將領羅伯特更是憤然起事,帶著艦隊偷襲倫敦港,但被大明軍艦給迅速擊沉,連其本人也被押解進倫敦城凌遲。
大海盜德雷克也被明軍海軍抓住予以槍斃。
啪!
利物浦郡的巡按御史諾丁此時也將十來名從事海上掠奪的英格蘭海盜槍殺,甚至還有三名是來自蘇格蘭的商人。
無論如何,在朱厚照要求,英格蘭強制性實行了海禁政策。
這樣一來,也就促使整個英格蘭的統治階層只能繼續變成封建莊園領主。
這樣對大明自然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樣一來,大明就成了英格蘭的唯一貿易國,英格蘭的國庫收入與百姓們的生活需求只能依賴大明的貿易提供。
但是,朱厚照讓朱載圠這樣做自然是讓與英格蘭貿易本來很發達的周邊國家感到不滿,不僅僅是周邊國家,對于那些只能當封建地主的英格蘭資本家們也是一樣,英格蘭的農業發展不如大明,這些地主自然不愿意在土地進行傳統的剝削方式。
所以。
在朱厚照讓朱載圠實施嚴格的禁海政策沒多久,國內便持續爆發多起叛亂。
但這算不上什么,英格蘭不是大明,就算是所有資產階級造反,也不可能對抗得了朱厚照身邊的兩萬官兵。
朱厚照帶來的兩萬明軍的后勤補給更是不用擔心被掐斷,因為從西班牙到英格蘭的航線上,大明的船只可是來往不斷。
在數月前,朱厚照便已經令位于地中海的休達總督調運一批軍火來英格蘭。
所以,如今在英格蘭的明軍要應對各地的叛亂是綽綽有余。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