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皇帝朱載壘是徹底相信了無線電通信技術這玩意兒,主動要求在乾清宮也建了個電臺室。
而南京、西安、成都、武昌、濠鏡等地也紛紛建立電臺。
無論是太上皇朱厚照還是底下的官員有重要的事都可以直接在較短時間內與皇帝朱載壘聯系上。
大明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信息交流時代。
這也就意味著大明這個社會將會發生新的改變,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全球。
但目前還是有人會意識到這一點。
國外各藩國與土著**事戰爭頻繁。
英格蘭滅掉了蘇格蘭和愛爾蘭,建立起了強大的大不列顛帝國,君主朱載圠繼續實行君主獨裁統治,沒有議會限制的他,開始接受儒臣建議,與民休息,甚至開始給大明出口糧食。
不過,英格蘭還是和西王朱載堼聯合一起滅了法蘭西,還平分了法蘭西的領土。
朱載堼與朱載圠兩大明皇室子孫似乎目前都還沒有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的意思,對內打壓資產階級,發展農業,對外壟斷貿易,向大明出口糧食,甚至還將剩余勞動力與剩余財富都用在開疆辟土上。
而武器來源則是大明中央帝國的背后幾大財團所控制的皇家工業公司。
當然,這些財團幕后最大老板就是朱厚照。
英王與西王甚至還為了爭占領土,彼此打了一戰,在大明中央帝國操盤下,兩者互有勝敗,但也總算在朱厚照派去的使者撮合下彼此通過談判約定,以盧瓦爾河-多瑙河-喀爾巴阡山脈劃一條線,線以北歸英王,線以南歸西王。
當然,朱厚照禁止他們向黑海以東擴張。
不過,朱厚照讓他們達成的協定也讓他們也的確遵守著且開始一個向北一個向南建立帝國。
英王朱載圠的擴張明顯要吃力點,相比于西王朱載堼而言。
因為西王朱載堼主動加入了天主教,且利用宗教信仰的矛盾,輕松聯合各公國打敗了奧斯曼帝國,再加上大明在休達的總督為了開辟蘇伊士運河和阻止奧斯曼帝國南下,也聯合了西王。
但這些對于國內而言,都算不上值得多么關注的事。
在朱厚照去英格蘭期間,大明中央帝國通過幾場海戰的勝利也讓國人認識到海外藩國現在很難對抗大明朝廷,就算是現在朝廷要讓他們獻上稅收,他們也不敢再違背。
國內的政客們也還是關注著自己能在這太平盛世如何獲得更多的好處,如何更加奢靡。
在朱載壘從朱厚照這里回來的第二天,御史何維柏上疏彈劾戚繼光擅殺部臣、專橫跋扈等罪,要求提請刑部法辦,但在左都御史楊璘這里被打了回去。
左都御史楊璘打回去的理由是戚繼光不算擅殺,因為戚繼光是遵從的軍法,趙文華此時也是因為參與兵事被殺,理應走軍法系統,只要近衛軍樞密官與總軍法處沒有異議就行,都察院無權過問。
“太上皇當年這招真是狠辣,讓武將執掌都察院,文官充任都察院御史,這等于活生生讓武官管住了我們文臣,如今御史何維柏的彈劾奏疏上達不了天聽,眼下也只能捏著鼻子認這個虧!”
徐階知道后也是無可奈何。
朱厚照見文官如今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也知道了是自己當年讓左都御史由武臣擔任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