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能弄到雪花鹽!
不對!
他和李鐵牛一起去的鹽場。
他們是同一家鹽場,這鹽場雖然找的鹽頭兒不一樣,可是這家鹽場是不產雪花鹽的。
這家私延鹽場產的就是這些供老百姓吃的黑鹽。
這種鹽又苦又澀,可是現在眼前這雪花鹽捻了一撮,輕輕的放在嘴里抿一抿。
甘香回味,一點苦澀都沒有,這種鹽絕對是府城里面賣的那種雪花鹽。
他雖然沒嘗過,可是這種東西看色澤,看品質,還有品嘗口感就能知道和他們賣的私鹽那絕對不是一個等級。
看到這一幕。
林大旺立刻明白為什么李鐵牛他們李家村安安靜靜,大家日子過得祥和,當然不用費力氣。
如果他們賣的是雪花鹽,直接賣給富戶,比如像吳家。
就吳家需要的鹽,自然是需要這些雪花鹽來打通那些富戶的關節。
這雪花鹽也不是哪里都能買到的,市面上流通的雪花鹽并不多,沒聽到十兩文銀一斤雪花鹽。
雪花鹽都趕上雪花銀的價值。
他到現在都沒想明白到底是哪里弄來的這些鹽。
這一次,他把鹽裝在小布袋子里,揣著兜里帶著人,又趕著馬車去了李家莊。
李鐵牛這一陣兒正在江小小的屋里興奮地給江小小交賬。
那些他們制作出來的雪花鹽現在已經全都賣完。
畢竟一次性可以賣給府城里的大戶,何必還像以前那樣零零散散地賣給個人,擔的風險大不說,能不能收到錢還是一回事兒。
做生意還從來沒有做的這么痛快過,一次性把鹽交付給人家,人家一次性把銀子付了他們。
拿著那些銀票的時候,李鐵牛都有些手哆嗦。
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的銀子,他們一共拉回來2500斤鹽。
這2500斤鹽經過過濾篩選之后,里里外外又消耗掉三百斤,可是就這樣還足足剩下兩千兩百斤鹽。
這些雪花鹽可是價值兩萬多兩銀子,這輩子他都沒見過這么多銀子。
一分錢沒少把這些銀票全都放在了江小小面前,他一點兒都沒覺得應該有什么小心思,這些全是憑江小小的功勞才換來的銀子。
要不然的話,以他們的本事。
現在能掙回來一百兩銀子已經算是有本事。
李鐵牛覺得一定要堅定一個信念,跟著江姑娘走,一定聽江姑娘的話。
江姑娘那是有本事的人,看見沒有,人家一倒手立刻就掙了兩萬多兩銀子。
和他們那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江姑娘為人大方豪爽。
沒聽見江姑娘上一次跟他說的清楚,掙了銀子和李家村的村民一人一半。
人家江姑娘對得起他們,他們自然更應該做到自己的本分。
這筆銀子別說交全村的賦稅,就是再多一些人交賦稅也足足交的起。
今年不光可以用銀子抵賦稅,他們收下的糧食,交的賦稅也可以用銀子抵。
那樣的話,他們能留下吃的糧食就不少。
今年村里人可以富富足足的吃飽喝足,過個富裕的年。
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唯一惦記著,不過是讓家人吃飽穿暖,安穩穩的過日子,其他的對于他們來說一點兒都不操心。
也沒有惦記過誰當皇帝或者是誰主天下,只要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誰做那個皇帝對于他來說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