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哪里用秋杳洗,趙老太和她,誰看見了,順手就搓一把。
前些日子下雨,河套里的水都是現成的,都不需要去井里提,洗衣服方便極了。
好在,余大弟也不會來院子里看,自然沒看到,在桿子上晾著的衣服。
秋杳只需在院子里曬一會兒太陽,磨一會兒洋工,讓趙老太把余大弟打發了就行。
兩個孩子原本還在院子里練字呢,知道家里來人了,他們也不好往前湊。
這個時候一看秋杳出來了,剛起出聲,就被秋杳用手勢打斷了。
剛跟秋杳培養出來一個被窩母子情的二娃一看,不能出聲,忙顛顛兒跑過來,抱著秋杳的大腿,求擼頭。
大娃在一邊看著直眼紅,心里合計著,要怎么樣把憨憨弟弟換回來,今天晚上他跟娘一個被窩。
秋杳是不知道小孩子心里的想法,拉著兩個人在院子里,故意弄了一點動作,便坐在一塊石頭上,曬著太陽,順便聽著屋里的動靜。
余大弟來做什么呢?
“大娘啊,這家里人多,日子不好過,口糧沒控制好,有些不夠吃了,娘讓我過來先借點,也不多借,就二十斤,我們家省著點吃,差不多能挺到分糧了,到時候分了糧就還你。”余大弟一看秋杳出去了,再一看這架勢,秋杳明顯是怕趙老太的。
少了秋杳幫腔,也不知道今天這事兒成不成。
但是家里妹妹還等著呢,他得借著糧,要不小妹回學校之后吃什么?
他不能讓城里其它孩子笑話他們小妹沒糧吃,或者是天天啃著黑乎乎的餅子。
想到小妹,余大弟就來了精神,便是嘴巴不太會說,但是家里娘教過一遍,小妹又教過一遍,就算是硬背,也能背下幾句了。
秋杳一出去,余大弟就開口了。
借糧。
余家人口不少,如今孩子輩的也大了,但是還沒分家。
分家就得將東西什么的都分一分,如今各家各戶,什么都緊張,有些人家如今還沒個鐵鍋呢。
所以,分家?
別想了,湊和著在一起過,還能省些鍋碗瓢盆什么的。
這幾家共用,和一家一份,哪個更費錢,誰不會算這個賬?
因為這個,家家老人都壓著,孝之一字,就能將底下的孩子們壓得沒話說。
便是有人起了這個心思,最后也得不了了之。
除非老人有了這樣的心思,可惜人上了歲數之后就喜歡熱鬧,就喜歡一大家子圍在一起,覺得這樣很有成就感。
所以,很少有老人愿意分家的。
余家沒分家,人口那么多,壯勞動力更是個頂個的。
原主家里就八個孩子,拋去嫁出來的原主,還有一個在城里念書的余小嬌,剩下六個弟弟,最小的也已經17了,正經下地干活,相當于一個正常的壯勞動力了。
更別說,余家其它幾房,家里人口也是不少的,而且男娃多,女娃少。
男娃多便意味著壯勞動力多。
就這樣的人家,口糧還不夠吃?
還一個沒控制住?
秋杳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