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原主一直不回家,老太太有的時候想想也是氣得慌。
這東西就是生氣的時候,一個沖動之下買的。
買都買了,也很實用,老太太便一直留著了。
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也是干活的好手,到老了,手腳也不慢。
和面,然后揉面,接著切成條狀,純手工面條,看著就很好吃的樣子。
秋杳的做飯水平還停留在上個世界,復制出來,只勉強能吃的階段。
所以,如今想上手幫忙,也幫不上,只能陪著陳奶奶說著話。
家長里短的,說了不少。
陳奶奶還無意中說到了徐家。
“當初看著徐家那小子,文文弱弱的,心眼子還多,可不像個能禁住事兒的,誰能想到,人家如今是大明星了,有錢了,還把爹媽妹妹接到城里去享福了。”
“強子一直不處對象,被他爸媽說了好幾回,如今氣的,自己單獨蓋了房子出去住,差點沒被他爸媽給打死,這孩子啊,也是個有主意的。”
“樂樂前兩天還來給我送了一筐桃子,不過那東西放不住,我也吃不完,就給曬成了桃干,等會兒吃過飯,拿給你吃。”
……
聽著一個個熟悉的人名,從陳奶奶的嘴里出來,秋杳慢慢的將這些,與原主的記憶重合著。
這種家長里短隨便說的感覺,其實很溫馨,秋杳也沉浸其中,偶爾的會問些什么,更多的時候,還是安靜的聽著陳奶奶在說。
有的時候,不得不佩服,老人的眼光還是準的。
你瞧,原主沒看出來,徐思源的本質,但是陳奶奶卻是一語就戳中了要害之處。
禁不住事兒,沒擔當,心眼還多。
可惜,原主被少年的白襯衫迷花了眼,也迷亂了心,最后一頭栽進這個大坑里,沒出來。
兩個人吃了清爽的打鹵面,鹵子是陳奶奶自己用豆角炒出來的,加了一點肉末,味道很好。
就很有……
家的味道。
秋杳沒多吃,原主雖然瘦,但是平時吃的不多,而且胃口也不好。
這些年為了供養徐思源,把自己折騰的倒是一身的病。
調理的事情不著急,一口氣也吃不成一個胖子。
所以,吃了一碗,秋杳就放下筷子了。
陳奶奶看見了還打趣:“你們年輕人真是精怪,我們年輕那會兒,就想著能吃飽就行,結果到了你們這里,天天只想著少吃,還減肥。”
時代不同了,生活方式也不同了。
陳奶奶就是調侃一句,倒也沒有別的意思。
吃過飯,天也暗了下來。
太陽落山之后,倒是稍稍有些涼快,不過夜晚的風吹起來,還是悶熱的。
院子里有蚊子,所以兩個人回了屋里,掛上了蚊賬,還點了蚊香,然后坐在寬敞的大炕上,接著嘮嗑。
其實更多的還是陳奶奶在說。
她這幾年,身邊沒人,太寂寞了,這個時候,終于等到自己人,控制不住也是正常的。
村里雖然有人,可以陪她說話,但是陳奶奶能說的還是有限的。
“石榴啊,你跟奶說實話,你在城里是不是處對象了。”說到最后,陳奶奶還是沒忍住,小聲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