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漫漫長的余生,看著秋杳越走越遠,越爬越高,然后冷眼看著她在泥潭里,不斷的苦苦掙扎,由著悔意和惱意,日日啃食著她的心。
后續的事情,因為距離太遠,所以秋杳并不知道。
高考很快開始,無數學子邁入考場,哪怕很多人對于書本的知識已經記不得了,卻還是想去感受一下時隔十年的考場的感覺。
入冬的時候,高考開始,深冬的時候,成績一點一點出來,通知書開始發往全國各地。
村里的土著們,只有周進海家的小兒子考上了附近一所大學,算是壓著線考進去的,也算是不負他這些年沒扔下書本的努力。
再就是知識青年那邊,男知識青年只有陳靖沒考上,女同志的話,還是田露。
這個倒是與故事線里,略有不同。
秋杳跟他們并不相熟,也便不關心。
沒考上的,還要在這邊接著熬,哪怕之后得了機會回城,可是回去之后,工作崗位一個蘿卜一個坑,他們回去之后,沒有工作可以做,也沒有學可以上,只能在城市混日子。
這算是時代的特色,大批量城市人口回歸,因為沒有更好的安置辦法,所以成了盲流,很多地方的城市治安,也因為盲流的增加,而變得不穩定起來。
轉過年,大學生們陸續開啟了他們的新征程,而秋杳也在準備自己的新計劃。
那就是,今年大環境會更好,自己明年就需要開啟攢錢計劃,好在包產到戶之后,有錢包山包地,開始種茶樹。
秋杳是從七九年初開始,從周進海那里開了介紹信,說是自己聽二奶奶回憶起,自己家的祖籍應該是沿海的渭城。
秋杳準備去看看,家里還有沒有親戚。
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但是秋杳想去,大有想尋根的意思,周進海想了想也便同意了。
如果放在以前,形勢很緊的時候,周進海說什么也不能放人出去。
可是如今,形勢已經越來越好了,周進海倒是沒有太多顧慮。
再者,秋杳的理由,無懈可擊,他要怎么阻止呢?
如果有機會和條件,誰不想尋根呢。
秋杳拿著周進海開的介紹信,去了一趟渭城。
相比偏遠的又處于內陸的勝利大隊,渭城如今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呈起飛的姿勢。
說是每天一個變化,都是不夸張的!
勝利大隊附近的村鎮,擺攤賣貨,還是悄悄進行,有些人還有些畏畏縮縮,不怎么敢舒展的意思。
但是在渭城這邊,如今叫賣聲不絕于耳,而且還有沿海一條街,都是銷售買賣,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秋杳這次來,為的自然是上貨。
衣服是日常需要的,還有就是一些電子產品。
大件的電子產品,并不好弄,而且銷售也麻煩一些。
秋杳想了想,只弄了點收音機,不多,畢竟這東西要票。
如果沒有票的話,價位要高上很多。
秋杳拿這個只是為了試水,所以沒敢多帶,更多的還是帶些渭城這邊流行的衣服,發夾之類的。
這東西,進貨多的話,進價便宜,哪怕加上自己的路費,還有這一路的辛苦錢,也有很多的差價賺頭。
秋杳這兩年攢了不少錢,再加上從袖中乾坤取了兩塊金塊賣掉,又換了些錢出來,湊足了一千塊錢,用了九百進貨,剩下的一百留下來,以防家中應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