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熙就不一樣了,喜怒哀樂,什么都擺在明面上;有什么需要,直接說;有什么話,直言不諱。
偏她還聰明,十分有大局觀,能看到整個朝庭的動向,能分析整個侯府的情況,能為侯府做整體的考慮。細想想,她分析的又都在點子上,沒準事情還真會朝著她說的那般發展,讓人不由地要做些什么,以防萬一。
這份聰明睿智,這份大局觀,這份對政治的敏銳,這份為整個侯府好的心,便是被精心教養的世子趙靖立都不曾有,可卻出現在長在市井鄉下的許熙身上。
這樣的孩子,如果真是朱氏所生,老夫人自然欣喜,這份喜悅甚至能沖淡分家給她帶來的沮喪;可如果被證實許熙是魏氏所生……
想到這里,老夫人長長地嘆了口氣:那她也只能認命。
侯府庶房的孩子都比嫡出的強,嫡出的這一支除了希望衣食無憂,平平安安,還能奢求什么呢?
其實能衣食無憂,平平安安,就很好了。她或許不該再有什么期盼。
這么想著,老夫人似乎把全身的重擔都放下了。
最壞,也不過如此,不是嗎?
老夫人所受的震動,以及她的所思所想,正是許熙想要的。
她是看過的人,雖然因為這本書不是她所喜歡的,她草草翻過一遍,對書里所有的細節她并不是都記得。但因為記性好,大體的情節和內容她還是記得的。
侯府可是要被抄家的。而抄家的根源,就是三老爺趙元坤身上。
他急于往上爬,傍上了太子,結果太子逼宮失敗,皇上將太子幽禁,直接遷怒于太子手下的人,所有人都被斬首抄家。趙元坤被斬首,綏平侯府被抄家。原主被夫家趕了出來,凍餓而死。
現在她來了,她自然不會坐視這些事發生。
但她要改變綏平侯府未來的命運,就要在這個家里有發言權。所以她一開始就樹立了直言不諱的耿直人設,她什么話都敢說,什么話都說,老夫人會從她的話里發現她的前瞻、她的政治敏銳,發現她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十分有道理,甚至很快就會應驗。
如此,老夫人才會重視她說的每一句話。她的話,也才會在這個家占最重的份量。如此,她才能獲得在這個家里的話語權。
她現在的目標,就是要促成分家。
許熙沒有被這些事所擾,回品茗居吃過飯,按步就班的把上午夫子們所說的知識背了一遍,再將汪掌柜給她的首飾圖冊看了一遍,便睡下了。
現在夫子們在上面講課的時候,她都在做筆記,每天早上能賺幾十個積分。等下一旬,夫子們把基礎知識講完,開始讓她們自己上手彈琴、對弈和畫畫,那些分值就能一一刷起來了。
所以她現在不用再花專門的時間去賺積分。
第二天早上許熙吃了早餐去老夫人那里請安告辭,見到了昨日很晚才回來的大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