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會兒將你們會試答的內容都默寫出來讓我看看。”飯桌上,劉丞相在其他人忐忑的眼神中一臉嚴肅的說道,“尤其是你葉秋,我知道你這次分的位置不好,但名次可不會因為你的位置不好而去寬容。”
“我知道,不過中進士應該沒有問題。”
劉丞相見他不是在安慰眾人,心里稍稍放下了心:“會試名次低點沒問題,之后還有一場殿試,在殿試上不會有這些問題,但一定要保證心態。”
“晚輩知道,多謝丞相告誡。”
“先吃飯吧。”
眾人松了一口氣,劉子奕抱怨道:“祖父你也真是的,明知道我們餓了這么多天,還非要在飯前說話,你就放心吧,葉兄這么優秀的人,不論出現什么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就你話多。”因為這個小孫子從小身體的原因,即便如今好了劉丞相也不愿多以苛責和約束,而且今天的確是他在心急了。
但不心急也沒有辦法,他聽說攝政王妃的胞兄下場了,而且學問極好,聽國子監的那幾個老東西說有狀元之才,他可不希望攝政王再得這么一個助力。
自古以來狀元便是不同的,狀元一般是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榜眼探花則只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別小看這一個官階,有人熬上三五年都不一定能升上去。
而且翰林院的官員離皇帝最近,升遷也更容易,最主要的是,他們凌國有聘狀元為帝師的習慣,若是讓攝政王妃的胞兄做了這帝師,那邊陛下就真的徹底在攝政王的掌控之中了,這是劉丞相絕對不允許的事。
自打知道葉木和丞相走的近,葉木的兄長也住在丞相府之后,長公主李星恬便格外關注丞相府的動向,知道葉木兄長真的參加了此次科舉,李星恬心中也滿含了期待,她想著既然葉木這么優秀,給了她這么大的驚喜,那葉木的兄長應該也不會差才是。
和劉丞相想的一樣,李星恬也不愿意看到攝政王妃的胞兄做她皇帝的老師,更何況這段時間皇叔進宮屢屢提起這個容慎,似乎有讓她嫁給這人的意思,就讓她更為反感了。
不過一個舉人之子,憑借自己的妹妹雞犬升天,就想著尚公主?即便有些才華又怎么樣?和攝政王一個鼻孔出氣,真當她這個長公主好欺負了?
如果真的嫁了過去,那是她給攝政王妃行禮,還是王妃給她行禮呢?這輩分又怎么算?
按理說王妃是她的長輩,她行一個禮也不過分,但她可是這凌國獨一無二的長公主,天底下能讓她行禮的女人除了皇太后就是皇后,可惜母后早已去世,皇弟又小還沒娶妻,這天下她就是最尊貴的女人。
可攝政王妃每每看到她便以長輩自居不行禮,反倒讓她先問候,因此李星恬對容家一家人的感官都非常差,要不是攝政王權力大,她早就問罪這容氏女了,嫁給容家子,更是沒可能,皇叔和容家有這樣的臆想,未免也太不講究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