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或許是因為葉秋給她的安全感足夠,所以非常的放心,便不再像以前一樣擔心是不是有人又在覬覦葉秋。
葉秋人到壯年,開始過起養老的日子,或許是看他太閑,已經張成人的小皇帝心有不甘,又強制給了他一個新的身份,于是葉秋又重新做起了太傅,只是這一次不是教導一個,而是教導一群。
他為此常常私下里和李星恬感嘆,是不是陛下登基后的那幾年覺得宮里只有他和李星恬兩人,覺得皇宮太空了,所以親政之后才不停的納妃,不停的生孩子。
“皇家多子多孫不好嗎?”李星恬不懂葉秋的吐槽,她反而很欣慰皇弟的懂事,就該多為他們老李家多留一點子孫后代才是。
葉秋沒將心里的想法說出來,他真不覺得這有什么好的,陛下和李星恬覺得應該多生,是因為那時候他們兩個相依為命所以覺得多一點兄弟姐妹,多一份助力。
卻不知道兒子多了,也同樣多了許多競爭,畢竟那個位置只有一個,最后要給哪個兒子坐呢?屆時兄弟相爭,互相殘殺難道不是更壞嗎?
而且皇家多子,就意味著以后宗親也多,按照現在的律法,皇家每年都是要給每位宗親年俸的,宗親越多,開支越大,于財政又是一大損害。
不過現在凌國還沒到這個境地,他不好提,也懶得去管,他不過就是一個臣子罷了,一朝臣管一朝事,以后的事就由以后的朝臣就管吧!
葉秋年過五十臉和當初還是沒什么變化,多了一個歲月的痕跡只會讓他看上去更有魅力,同齡人很少有他過得這么舒心的。
在一天釣魚的午后,他突然就聽聞了容樂晴去世的消息,然而還沒等他到王府吊唁,就聽說李允澤悲痛欲絕,也跟著一起去了。
“還真是深情,就連死都要陪著一起。”李星恬感嘆的道。
一起來吊唁的官夫人們與其說悲傷,還不如說是羨慕,畢竟誰不希望有一個人能這樣的深愛著自己呢!
說到底當初她們對容樂晴的嘲諷還是出于嫉妒吧!嫉妒她嫁了攝政王那么優秀的一個男人,嫉妒那么優秀的攝政王只對她一人傾心。
兩人經歷了繁華,也經歷了挫折,沒想到直到生命的盡頭這感情都沒有變淡,真是令人羨慕又欽佩。
唯一不羨慕的可能就是李星恬了,因為她覺得自己比容樂晴過的還要圓滿,或許葉秋不像皇叔那樣至死不渝,但對她也是愛重有加,一生除了她也沒有其他的女人,而且她還身體健康、一生都榮華富貴,兒女也出息,沒有讓她傷神,比起將將五十就離世的容樂晴,難道她不是過的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