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點。
我們一行人帶著滿身的疲倦下了車。
此時我們身處的位置是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緬甸十分落后,即便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在我們看來也就國內四五線小城市的規模。而且房屋大多十分低矮陳舊,充滿了年代感。
不過作為旅游城市,凌晨的街上擠滿了人,大家長著各樣的膚色,操著各自不同的語言,匯聚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城市里。
其中不乏成群結隊,操著普通話的國人。
我們不是來旅行的,也沒有心思瞎轉悠。
蔡頭倒是覺得十分新鮮,看到不少穿著極具緬甸本土特色的小妹子站在對面燈紅酒綠的沐足按摩會所門口沖他熱情地揮手,頓時激動得不行。
“二中哥你看,那個多嫩啊,嘖嘖嘖。”
“看那個看那個,估計還不到十八!”
我頂了一下蔡頭的腰,訓斥道:“都什么時候了還想著玩?你就積點德吧,人都還沒十八,你瞎激動......喲,看上去還真沒十八,多新鮮哪!”
“那個看起來也不錯......”
我們徑直進了早就安排好的酒店,五個人各自一間房。
一夜很快就過去了。
第二天。
十二點,吃過午飯,我們乘坐一輛沒有空調的皇冠汽車,再次出發。
緬甸氣候酷熱干燥,中午的太陽毫無遮擋地掛在半空中,盡情地釋放著熱量。
身后的曼德勒城越來越遠,此時視線之內的景況與國內**十年代差不多。
路邊棚屋居多,牛羊也營養不良,瘦骨如柴。不時看見有婦女兒童拿著缽盂伸手攔車,看樣子是在討錢,但沒看見有車停下來過。
好幾處路面正在維修,沒有筑路的機械設備,一幫婦女,端著竹筐運沙子,很原始的勞動場面。
緬甸是農業國家。農田一片連一片,棉花長勢不錯,路邊很多西瓜攤,一堆一堆。
途徑幾座村莊,雖沒有高大上的建筑,但路面干凈整潔,路上行人衣著色彩鮮艷亮麗,看起來別有一番韻味。
宗教在緬甸十分發達。晴空下一片青藍,連綿的大山上,各種寺廟佛塔,教堂,還有清真寺大山遍布。不時還閃過幾間鐵皮屋頂的吊腳木樓,樓前花團錦簇,樓后幾塊菜地郁郁蔥蔥,山路十八彎,景色十分怡人。
在顛簸搖晃了大半天之后,我們來到一個類似小縣城的地方。
也是我們此行末點,阿亞道。
車停在一棵大樹下面,三名黑衣男子讓我們下車。
帶頭的黑衣男子開門見山地說道:“我們只能帶你們到這兒,接下來就要靠你們自己。”
說著,遞過來兩張紙條。
我接過紙條,打開看。
一張紙上寫著一個中文地名,古里內礦洞。一張紙上面寫著一個人名,后面是一串數字,看起來應該是電話號碼。
“這個就是你們此行的目的。你們要下到這個礦洞的最深處,找到一個古怪的瓶子。然后將瓶子打破,再把里面的東西帶回來。”
礦洞和瓶子?
再把里面的東西帶回來?
但這些都不算什么,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另一張寫著‘佟秀江’的紙。
因為這人我認識,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認識。
這人是我發小!
我和佟秀江一起長大,關系十分鐵。只是前些年突然就沒了他的消息,想不到居然到了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