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冰芯在廬州召開第二屆晶圓制造服務聯盟工作會議的第三次補充會議,也是被國內廣大廠商視為今年最重要的一次供應商評估會。
冰芯晶圓制造服務聯盟是個比較松散的組織,核心便是冰芯的半導體設備需求。
去年的時候,眾多國內廠商盡管也很熱情,但彼此之間沒有達成太多的合作,反而是冰芯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標準在私底下遭受不少指摘。
找供應商就供應商,你提技術標準是應該的,可是,還有什么生產、財務、管理等標準評分,還要分什么級,未免就繁瑣且裝相了,畢竟,有些是企業自己內部的數據,憑什么給你看
放眼瞧瞧,連中芯都沒這樣搞,你冰芯憑什么拿大
去年的熱情很快就退去,除了冰芯的標準和程序有些嚴苛,也因為冰芯在廬州的晶圓廠是從國際采購最先進的設備,很難給國內廠商留出空間。
但到了年底,到了今年,情況又截然不同。
先是業內流傳冰芯要建設二廠,很快就選定臨安,然后又有與索尼合作的三廠落地申城的消息迅速被證實這熱情“撓”的一下就起來了
隨后,冰芯方面有高管確認今年要盡量提高國產供應商的比例,熱情一下子達到了頂峰
大單絕對是大單
這是那種有可能壯大廠子或者讓廠子起死回生的大單
通常來說,不同尺寸的晶圓廠和不同制程的工藝有著需求波動,但數百臺研發設備和上千臺產線設備都很正常。
如果是相對核心的設備,像化學機械拋光,這是半導體晶片表面加工的關鍵技術之一,它的某家廠商成立將近10年僅僅累計出貨不到60臺設備便能一路走到上市。
如此,冰芯先后拋出的設備需求所帶來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一旦廠商能成為主力供應商,生產的設備能打入生產線,能持續的進行投入研發,這就是發展之路,技術之路,也算是上市之路,財富之路。
自今年以來,眾多廠商聞著味的前仆后繼與冰芯進行接觸,但這類接觸全部被劃分在了冰芯晶圓制造服務聯盟的平臺。
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大家突然發現,去年冰芯搞出來的那個評級標準似乎顯現出重要性。
總得來說,優秀,良好,一般,很差。
具體細則,在冰芯下發的標準解釋里,類評分供應商被認為處于國內業界的先進水平,類具有良好水平,類一般水平但有改進的計劃和愿望,類屬于落后水平且沒有改進的計劃和愿望。
以及,沒有書面文字,但據說是冰芯高管給出的意思,他們愿意幫助類和類供應商爭取一些有利的銀行貸款和引入有實力的投資機構。
如今的半導體領域并非熱土,貸款和投資絕對是企業發展的一大助力。
而且,大家對方總的公開信息都不陌生。
今年的中行和工行先后登陸股市,方卓作為董事的名字就在信息披露文件上寫著呢
這兩家銀行但凡能多一些傾向,底下的企業就能接到不少雨露。
很多廠商領導沒想到今年能有這樣的變化,對于沒有重視冰芯的評級頗感捶足頓胸。
2號的早晨,評估會的會議大廳還沒到簽到時間就已經人頭攢動,不少都是業內的熟臉,簽完到之后遞根煙、借個火,轉眼就是成群的湊在一起瞎聊。
有的是聊冰芯的發展,是聊廬州這兩年的變化。
有的是聊中芯和臺記的二度糾纏,這個聽說不是很妙。
還有的,那就彼此嘲諷起來。
“你也能評我京城儀器廠大好廠商怎么和你北方華創一個評級啊鄭總,你們是不是給冰芯塞錢了”
“呸,你們儀器廠不思進取,等著明年掉吧”
“掉個屁要我說,去年是個級也就算了,今年我們的離子注入機敢和德國佬碰一碰最起碼也得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