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電信產業鏈,眼下毋庸置疑的是以運營商為重,單說美國,和rn這兩家排名一前二的運營商都有著極其強勢的地位,這是易科親身接觸到的感受。
但如果智能機時代的手機廠商能取得巨大成功,能吸引到大量用戶入網和轉網,那絕對會讓鏈條上的價值重心有所偏移。
不是電信運營商不再重要,而是手機廠商變得更為重要,更有主導權。
串起來了,前后的事情串起來了。
昨晚施密特所確定的給予蘋果壓力,最終讓喬布斯妥協的做出2手機,這固然因為本身強勢,也因為他們之間的合作方式至關重要。
n需要運營商的全力支持,則押注觸屏智能機對用戶的吸引。
這讓美國用戶嘗鮮n的門檻大大降低。
施密特是剛剛接到的合約機價格消息,也正因為如此才連著前面兩件事一起打了這個電話。
他聽到價格便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只是,施密特沒想到從方總這里聽到的第一反應不是驚慌,不是苦惱,竟然是一種拔高的全局視角的稱贊。
他稍稍一愣,心里很快就明白這位的意思,倒是欣賞起方總的氣魄。
施密特平穩情緒,繼續講述情況“和蘋果對新入網的客戶收入進行分成,蘋果給它低價手機,再繼續補貼,我暫時還不知道蘋果給的價格是多少。”
把4版本賣200美元的話,從蘋果的拿貨價大概率會比這高。
因為易科同樣在做手機,成本擺在這里,蘋果成本再低也低不到哪去,它最大的可能是比零售價低,比成本價高。
不是慈善家,這樣高買低賣,肯定會設計一套能中長期把錢賺回來的話費套餐。
方卓意識到一件事,嚴肅的說道“這對安卓手機與運營商的合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話里是“安卓手機”,不是“易科手機”,他在強調這不是易科一家的事情。
愿意分成,愿意押注,b未必愿意,更別提一直接洽不順的rn。
而如果沒有運營商愿意這樣的跟進,易科全力打造的手機只能選擇次一級的零件,削減成本,降低售價,提高價格層面的競爭力。
但這樣的話,產品力就下來了。
易科手機不是在與499美元的n競爭,而是要和200美元的n競爭。
任憑怎么差異化,價格永遠是用戶群體最敏感的因素。
方卓對此有很深的體會,這就好像自己拿慶子給的錢買飛機,如果飛機預算超出慶子給的,那很可能就不會買了。
先有蘋果200美元,再有易科可能300400美元,心理預期完全不同,這都是一個道理。
但是,從運營商的角度來看
b啥我沒聽錯吧我能采購你的手機就不錯了,你還要我給用戶大額補貼還要從我新入網用戶收入里拿分成把我裝進兜里的錢再掏出來你以為你是諾基亞呢
諾基亞也沒這樣搞啊
這同樣是施密特如此匆忙打電話的理由,運營商不是任憑拿捏的軟柿子。
他恨不得站在方總面前讓他瞧見自己的凝重“易科需要拿出更能打動人的手機,這不是空話,就算這樣,易科也很難說服b。”
施密特已經在進行委婉的表達,不是“很難”,他的判斷是“不可能”,蘋果與r從05年就開始接觸,這樣的密切關系是易科達不到的。
“谷歌會與b進行更多的溝通,我們必須團結一致。”
“方總,只有團結才能獲得成功。”
今日份的重要信息讓“更好的手機”變得不是客套,讓“更多的支持”變得必須執行。
方卓冷靜的說道“施密特,感謝你的信息,也感謝谷歌給予的支持,我對易科手機有信心,對安卓手機的未來有信心。”
沒有施密特這個蘋果董事,真是很難獲得這樣第一手的內部信息,沒有谷歌的支持,更難說服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