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里電子司和廬州地方的電話不是來自行政層面僅有的聲音。
冰芯拿下65n風險試產所引發的關注比方卓想象的要大得多。
從下午三點半一直到傍晚,手機和座機持續有電話打入,有的在京城見過面,有的聽過名字,有的連名字都沒聽過,還有的已經退居二線。
電話對面說話多數比較溫和,是贊揚和鼓勵,少數則比較寡言,只是聽方卓敘述冰芯發展的過程。
方卓反復的把冰芯突破65n乃至更早的成立情況匯報了好些遍,雖然有些口干舌燥,但也聽到不少半導體過去決策的故事。
截止到現在,哪怕中芯和冰芯已經在談90n、65n,國際一流的臺記和聯電更是對4045n有所攻克,可是內地其它的廠商仍舊被困在130n的界限以外。
就方卓之前接到的姜琦的電話,他所在的華虹就是國內第三的半導體企業。
然而,華虹的制程目前是180n,是150n,并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不太容易看到突破130n的能力。
這樣落后于主流水平的制程工藝,只能讓華虹無奈放棄邏輯芯片,轉而選擇對制程要求不那么高的功率半導體領域,試圖錯位競爭。
據方卓的估計,華虹的“相當一段時間”恐怕最少還需要三四年才有希望突破130n。
冰芯有在做晶圓服務聯盟,最知道國產設備的現實情況,臨安二廠和申城三廠的國產化在5左右,而這個數字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未來10年能提高到10便足夠讓人欣慰。
這樣的情況下,華虹只能等待國外相關設備的脫敏、淘汰,只能繼續專攻功率半導體,期待這個領域在未來有所爆發,比如,汽車的電子化和智能化。
不然,世界主流的晶圓廠再過個幾年時間,制程大概是奔著28n,更不可能追趕了。
自中芯2000年成立算起,往2010年眺望,內地有且只會有中芯和冰芯這兩家總部在內地的企業擁有130n的產能。
這是冰芯受很大扶持,在很多方面都暢通無阻的重要原因,自帶行業廟堂護城河。
現在,冰芯從唯二變成了唯一。
如果一切順利,冰芯會在第三季度成為內地唯一擁有65n產能的晶圓廠。
如此的重要性和意義在量產還沒到來時先以這個傍晚的諸多電話得到了驗證。
下午六點鐘,方卓的聲音變得有些嘶啞,通話才終于漸漸稀少。
他活動了一會一直保持通話狀態而有些僵硬的胳膊,眼看沒有新的鈴聲響起,打算收起電話,回家過個元宵節。
剛剛動身,手機再次響了。
方卓看了眼,露出笑容,按了接通。
“方總,我現在就是后悔,就是萬分后悔。”來電是老領導裘蘭花,上來就是一頓情緒輸出。
方卓也沒客氣“咱們不是討論過這個問題了嗎當時申城也給不出更好的條件了。”
“我當然知道但看到冰芯越來越強,我還是忍不住后悔,當時要是把你綁在新區就好了。”裘蘭花說的是冰芯成立時選址的事情。
方卓十分尊重老領導,努力的勸解道“老裘,你想想,你這有中芯的申城都這么后悔,其它也參與選址的城市得后悔成什么樣”
咦
裘蘭花忽然好受多了,嘆道“還是方總會說話。”
他又說道“方總,還是得認真的說一句,恭喜,恭喜,我這剛開完市里的會才知道你的消息,我和鄭頭目在一輛車里,我把電話給他。”
很快,對話的人換成了鄭丹銳。
方卓和老領導比較隨意,反而和親哥比較鄭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