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科手機八月份登陸國內,這是一個標志性的好消息。
國外業務總是有些如履薄冰,運營商的艱難、專利池的考究、消費者的權衡、渠道構建的復雜,這些在國內都會降低難度。
如果說國外是個困難模式,國內就是個中等模式吧。
尤其,已經打了一半的困難模式再反過來點開中等模式,這可能又能再降一檔。
“6月發布ars2,8月和聯通推上市,這個新老機型的比例要注意了。”
方卓鼓掌之后沒有繼續口頭上肯定東子的成績,他知道對方可能更需要自己在工作中給予的支持。
因為聯發科和晨星半導體的芯片設計進度比計劃中都要遲,而高通這方面也沒擬定合作,易科的入門機型今年可能連樣機都無法出爐。
這方面就由老機型做下沉,最大目的在于帶動安卓系統在國內的鋪設。
去年的同一時間,易科ars的物料成本折合成華夏幣是1500左右。
現在,這些物料價格隨著存儲的崩盤、零件的更新換代,可以再降300華夏幣,也就是說,一臺第一代ars的純硬件成本是1200。
算上營銷、渠道等成本,第一代ars定價2500,這可以有力的撬動諾基亞、三星等國際品牌的中端機型,也很方便后續的促銷活動。
畢竟,這是老機型,相對的不用恪守品牌定位,再往后就沒法這樣做,只能推新的入門機了。
不過,運營商聯想和經銷商們都不太情愿,更愿意推動第二代ars的銷售。
他們不用考慮系統不系統的事,而ars2明顯可以賺的更多。
這樣新舊搭售的比例是一個博弈,是國內外3g標準時差的特殊情況對待。
劉強冬既是談也是反饋這方面遇到的問題。
在方卓的注視之下,會議室里的討論比較熱烈,相應的工作劃分也很清晰明了,不由得讓人感嘆真是一個勁往一處使的和諧團隊。
待到東子基本結束他今天會議中擔任的角色,需要繼續以實際工作來驗證公司計劃之后,新一代的ars2擺在了每一名參會者的面前。
最主要的,是擺在了國內技術團隊的面前。
現在,硅谷研發中心的實力是強于國內的,一方面是連續收購的公司都在那邊被消化,一方面是硅谷本身就是高科技人才云集之地。
國內在追趕,在大力招收,也在進行出國的進修和輪換。
現在的ars2是一個全面介紹研發思路和升級邏輯的學習機會。
方卓也希望高管團隊們知其然,同時知其所以然。
“ars2依舊采用消費者反饋很好的玻璃后蓋,德國的肖特廠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進行了更多的嘗試,現在采用的是鋁硅酸鹽玻璃,有更好的抗摔性。”
“或許,今年的ars2有望突破諾基亞的抗摔測試,當然,這多付了2美元,沒辦法,獲得諾基亞的認可就是需要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