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德儀,已經眼花。
方卓不是沒挖過人,反而是手里的公司常年挖人。
尤其冰芯,從南挖到北,從高校挖到企業,從國內挖過國外,但每次都是論“個”論“位”的動手,從沒想過能這么富裕的一疊一疊的挑選。
德州儀器在全球一共有3萬名員工,這次計劃的裁員人數超過3000名。
當然,這是方卓從掌門人理查德這里得到的最新說法,目前外界聽到的消息仍舊是600人左右的規模。
這3000人差不多一半一半,要么是直接解雇,要么是自愿退休或離職。
德儀給出的態度就是,他們便利,你們雙向選擇,大家好聚好散。
易科拿到的簡歷名單,有些真是十分優秀,甚至經過解釋后讓方卓驚訝的詢問了德儀的人事,如此技術造詣的人才為什么也要裁掉。
答桉十分簡單。
“部門有硬性的裁員指標。”
“大家都很優秀,我們知道這一點,但硬性指標就是指標。”
“梅森博士的研究很有潛力,可是,他和他的小組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短期內無法實現商用,無法盈利,不符合我們現在的戰略目標。”
裁員指標短期無法盈利挪窩到易科。
方卓近距離的再次感受到時代浪潮的冰冷,不管這博士也好,那博士也罷當德儀的ceo瑞奇面對媒體坦誠憂慮“公司正在為一場全球性的持續衰退重新編制開支計劃,我們不能指望經濟在近期就會有好轉,我們正在采取的削減開支和庫存的行動將讓德儀在這場長時間的經濟疲弱中收獲良好的財務結果”,一切都只能服從于商業組織的生存。
也正是這番話之后,德儀的股票逆勢上漲了4。
因為,按照預計,德儀的裁員計劃每年可以節省2億美元的成本,而這和市場上開始流傳的德儀還有更大裁員計劃的消息放在一起,那可以節省的就更多了
10月5日,冰芯的評估團隊抵達德儀總部,開始進行屬于他們的挑選。
冰芯的工作會相對難做,因為,這意味著入職工程師們要遠走華夏,勢必極大影響他們的選擇。
又過三天,經過小半個月在德儀的奮戰,易科初步篩選出146位員工,冰芯則是列出一份多達348位的工程師名單,但后續的選擇權就交給對面了。
易科和冰芯能夠的優勢就在于可以保證他們的薪資待遇不會下滑,可是,德儀的員工確實擁有更多的選擇,未必真的想加入手機廠商或者遠走華夏乃至尚在計劃中沒有影的德國工廠。
10月10日,方卓離開達拉斯,飛往“低配硅谷”奧斯汀,德儀這里仍舊留下了易科與冰芯的迷你團隊,用以面對面處理被選中員工的問題與需求。
“終于不用面對堆成山的簡歷了,經濟危機一來,大家都不好過啊。”
即便坐在客機里,方卓眼前仿佛還是這些天的所見所聞。
沒有什么比這種時候更像是傀儡的時刻了,因為涉及到對技術的評估,這是他幾乎沒法發揮長處的領域總不能靠蒙吧。
這幾天除了順便多了解德儀的內部運作,方卓的主要工作就是給予承諾和關注外界變化,之前29日被拒的7000億法桉終究還是這個月3號在國會通過,但經濟危機已經拉開序幕,沒法輕易挽回。
美國這邊現在最重要的是兩件事,一是經濟危機帶來的廣泛影響,二是下個月就要決出小奧與麥凱恩的勝負。
時間步入十月,不同民調不約而同的顯示,更多的選民開始更關注來自小奧關于“變革”的綱領,麥凱恩的領先更大幅度的被扭轉了。
10日的晚上,方卓團隊入駐酒店并修改了本次行動的指導思想。
德儀這里花掉了很多時間,接下來就盡量提高效率,如果對面的公司或者人才有所猶豫,那就迅速前往下一家,先把名單上有價值的公司過掉一遍再重新審視有價值的地方。
11日,方卓等人見到了行動的第二家目標,ga公司,這是一家致力于研究ar服務器芯片的小型設計公司,今年曾經入選行業新銳評選。
因為易科先前收購的蜂鳥團隊就曾在奧斯汀工作,所以,這里的公司多少都有些交際和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