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熊瀟鴿心里計算數據的時候,他聽到旁邊的方總輕輕嘆了口氣。
“你嘆什么氣”熊瀟鴿情不自禁的問道。
“差一點。”方卓答道。
“還差四萬臺到500萬整數是吧。”熊瀟鴿也覺得,這都年會了,直接湊個整有什么大不了。
“差104萬臺到600萬,中間有個西方的圣誕大促,還有新手機游戲的加持,我以為能賣到600萬臺。”方卓遺憾的說道。
熊瀟鴿聽著旁邊的遺憾,看著臺上從idg被挖出去的現在神采飛揚的潘牛,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噢,知道說什么了。
熊瀟鴿吐出兩個字“牛筆。”
舞臺上的潘牛仍舊在神采飛揚,他今天不光代表他自己,也代表著易科的歐洲業務團隊。
沒什么比這個易科系公司高管都在的場合匯報成績更爽的事了。
熊瀟鴿看著昔日老部下,忽然反應過來“是不是你們那個1000萬臺的目標已經提前完成了”
“沒有,當初定1000萬臺的目標沒有算國內市場,歐洲和美國加起來沒到,東亞這邊,韓國被禁售,日本還在攻克,零散的小國市場存在個渠道合作的問題。”方卓解釋了一下。
熊瀟鴿沒有贅述剛才的那個評價。
潘牛說完銷量之后談了談他維系和開拓國外市場的心得,雖說都是使用德國電信作為運營商合作伙伴,但不同國度在宣傳和市場運營上還是有不同的。
方卓邊聽邊和旁邊人低聲討論。
很快,潘牛之后由劉強冬上臺介紹易科在國內的成績。
不同于歐洲和美國,國內的手機業務比較坎坷,去年8月份只能以試點的形式出現在八個聯通3g試點城市,中間還不能太過大張旗鼓,一直到這個月才算剛剛正式落地運營。
劉強冬在潘牛后面并不怯場,相較于潘牛的鋒芒,他的風格更沉穩。
從八月到今年一月一共五個月時間,易科華夏市場主要的精力是配合聯通工作,構建經銷商體系,宣傳手機品牌,利用第一代和第二代手機鋪陳不同定位的用戶群體。
一月份之前,易科在試點城市都是21的銷售ars和ars2,這個月即便取消硬性條件,銷售情況的反饋也還有所遲滯。
如此情況之下,易科第一代ars在國內的銷量是289萬臺,第二代ars是152萬臺。
“國內今年下發3g牌照,據我對接的情況來看,運營商們的工作力度都是相當大的,本土市場情況和兄弟部門還有差距。”
“但我很有信心,今年的增幅速度首先能提上來,年內總銷量也能拉近很大的距離。”
劉強冬向兄弟部門看齊,表達出奮勇向前的精神面貌。
本土市場確實不如歐洲,但也呈現出足夠的消費能力和很強的消費潛力。
劉強冬為了試點和市場做了很多前后工作,只是,真正開始銷售之前,他也沒想到能以這個速度來賣手機。
3999元的ars2怎么賣國產手機有沒有這樣的消費群體
當試點開始,當一月份全面鋪開,他就愈發能理解方總說過的話。
“諾基亞怎么賣,我們就怎么賣。”
諾基亞更貴,人家能在國內賣出來,我們就同樣能。
國內經濟確實還需要發展,但已經有一個很龐大的群體可以支撐高端手機定位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