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要調查,納斯達克在論證,橋水創始人挺身怒斥
“嘖嘖,真熱鬧啊。”
青島一處工廠的粗獷辦公室里,張汝京仔細看著今日份的青島早報。
自去年離開中芯,他沒有太多的傷春悲秋,迅速的投入到新項目選址和組建團隊的工作之中,很快就駐扎在了青島。
雖說項目定在青島,但這個做大硅片的項目也同樣拿到來自申城和京城的投資,以及,還有來自方總的個人投資。
張汝京人在青島,仍舊關注著行業和朋友的動態,只是不太喜歡使用網絡,在發現青島早報開辟了一個盤ba點gua消息版塊之后就把這份報紙當作了每日必讀。
從上個月易科被對沖基金圍攻,他就在關注這個事,報紙果然也沒有令人失望,一直在持續分享消息。
也就這兩天,報紙變得有些紊亂和前后矛盾。
前一天還是“方總悲情,雙拳難敵四手”,第二天就變成了“方總吊民伐罪,機構棄甲曳兵”,到了今天,整版都是轉載的外媒消息,儼然就是搗了個天翻地覆。
張汝京覺得格外有意思,方總真就是個火中取栗的性格。
他雖然一輩子都干半導體,但新聞的時候沒有跟著眼花繚亂的消息走,反而在考慮這次事件中的主體公司出現了什么變化。
易科的專利困境得到解決,諾基亞可能就要遭了罪了。
這或許才是方總最在意的栗。
張汝京剛要收起報紙,手機上忽然浮現晶圓服務聯盟秘書長柳洋洋的號碼。
“喂,張總,是我,柳洋洋。”
“現在有一筆15億美元的投資資金,不知道你這邊有沒有興趣”
柳洋洋開門見山。
張汝京忍不住笑道“讓我猜猜,這筆神秘的資金是不是姓方”
“原則上這是來自海外的股權私募基金。”柳洋洋委婉的說道。
“方總從海外撈了資金,分豬肉還不忘分我一塊,哎,誰再說方總心狠手辣,我就和誰急”張汝京擲地有聲。
柳洋洋堅持原則“張總,今天給你電話是談牽頭投資的事,方總那邊,方總那邊被詆毀,嗯,他應該也不在意這個,如果可以,海外股權私募基金明天就可以飛到青島。”
“這基金還挺急,飛的也挺快,行,我有時間,也愿意接受基金方的好意。”張汝京答應了下來,但也沒客氣的提了個要求,“我這邊現在很缺有經驗的人,國內找不到,基金方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
柳洋洋認真記下了來自張汝京的要求,打算向海外股權私募基金反饋這個問題。
她很高興張總這里能獲得更多的資金。
半導體整個產業鏈沒有不缺的,很多環節壓根就沒有稍微可靠的替代品,張總這樣靠譜的人物愿意繼續發光發熱,這是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她掛掉電話,繼續分豬肉。
靠譜的先分,不知道靠不靠譜的稍后,不靠譜的看看能不能改造改造。
資金在行動
因為金融危機對行業的沖擊,因為方總、江總、邱博士、梁博士等領頭人聯合的上京進諫,業內把今年設立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稱之為大基金。
與此同時,經由“晶圓服務聯盟”牽頭的海外資金稱之為小基金。
不過,有時候嘴瓢,也容易把專業程度高、放款速度快、對接資源廣、投資售后硬的“晶圓基金”喊成大基金。
反正,不管怎么著,一大一小基金在不同維度施為,既保護也重整了金融危機下的產業生態。
而除了神秘的海外股權私募基金,易科投資、申新科創、idg的聯合資金也在國內定向尋找和爆破。
從90年代就在國內搞投資的idg人脈深厚,有著申城和國字號標簽的申新科創辦事方便,至于易科投資它遇強則強,這次牽著嗅覺敏銳的idg和申新科創,尤其擅于尋找高盛、橋水等機構強手在國內洽談的投資項目,甚至是準上市公司的保薦業務。
高盛給你投資的是錢。
我給你投資的也是高盛的錢。
況且,易科系在國內也是有些影響力和資源的,這不考慮考慮
僅僅一天時間,三家臨時組成的小團隊就有所斬獲,兩個前景不錯的公司都表示愿意考慮新的融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