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君明白,這就像是自家副總卓萬明看到易科團隊喊口號而發笑
就是自己也確實在心理上不太認同這是名門正派的手段。
但它確實有用。
雷君想了幾秒,誠懇的問道“方總是怎么做的”
“五險一金繳一繳,職業培訓做一做,項目機會給一給。”耿德恒笑道,“方總對這種安排一直很堅持,一年兩年三年,有人走了,也有人轉到其它項目,那一層天花板放得很高。”
雷君把這些話記在心里,又覺得這些描述可能會像“強勢”那樣不親身體會而失之表面。
好在,很快就能見到方總,可以當面問他。
耿德恒發自內心的說道“錢難掙,屎難吃,腰桿子想挺得直一些就得拼命去做,所以,我們很感謝很尊重方總。”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臟“不光是嘴上說說的那種。”
耿德恒看著還想說話的雷君,笑道“所以,我是不會離開易科的,雷總,咱們這段時間就盡力先把米團搞好吧,米團趕緊成型,我還得回易支付和阿里鐵軍碰一碰呢。”
雷君終究還是沒有把第二次的邀請說出口,但他也發現了突破口。
就在方總那里。
晚上九點鐘,雷君結束與耿德恒在西湖邊上的交流,乘車返回申城。
到了第二天上午,他就迫不及待的來到恒隆23,等待方總處理完事情再當面溝通米團事宜。
十點半,雷君走進易科總裁辦,心情還有種奇妙的感覺。
恒隆23與臨安地推完全是兩種概念。
“雷總回來了,這一趟收獲如何啊”方卓端著新泡的龍井,仿佛這樣就能聞到第二故鄉的香味。
“收獲很大,米團也需要一支地推鐵軍,不然很難在這次競爭激烈的團購市場大有作為,我希望方總能多借給我們一些相關人才。”雷君毫不猶豫的說道。
方卓點點頭“嗯,米團的地推是需要強烈注意的事情,現在搞起來也不晚,這些工作都是實踐中磨礪出來的。”
“方總,易科團隊真的特別有精氣神”雷君忍不住當面夸贊。
方卓仔細的看了雷君兩眼,確定他不是在陰陽怪氣,也笑道“地推這個活由來已久,我們也是多向業界學習。”
“方總是說阿里嗎”雷君問道。
“對,是說阿里的中供系,他們是很強的。”方卓抿了一口茶,隨口問道,“你最近有了解這些嗎我們以前關系還行的時候倒是有過交流。”
雷君搖頭,嗯,“以前關系還行”
他這些天一直在琢磨易科的團隊,盡管也從耿德恒口中聽到他對阿里的稱贊,但還沒來得及仔細了解。
“阿里那個團隊最開始賣的會員產品的名字就叫華夏供應商,所以簡稱中供,最早是在沿海那邊的寫字樓和工業區里穿梭。”方卓娓娓道來,“那個時候,咱們加入to,國內企業的進出口經營資格從審批變成了登記與核準。”
“相當多的中小企業都更愿意自主掌握外貿渠道,這就是中供這款產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