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搜狐網站刊登了一篇事關國內巨頭的深度報道。
這篇報道沒有引起太廣泛的反響。
一是它談論的是b2b業務,是2b而不是2c,這不能引起消費者什么樣的感慨,零星的評論也帶不起什么動靜。
二是越來越具備廣泛影響力的c2c業務是大家都清楚的情況,上面的產品質量向來參差不齊它不嫌你窮,你就別嫌它差了。
所以,這只是一篇普普通通的使用化名的揭露行業內幕的報道。
類似文章在互聯網上從來都是有的,只是,不是所有的都能掀起水花。
這天晚上,當它被易科掌門人方卓轉載到自己的朋友圈
自打方卓從臨安回申城已有一周多的時間,他幾乎是到了晚上就會談一談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問題,有時候還會結合實際工作中的小情況。
這就讓初嘗朋友圈格外新鮮的阿里高管們有了個晚上看眼朋友圈的習慣。
別人也就算了,這個可是內地首富方總啊
方總也就算了,還有他和自家同事們的互動啊
互動也就算了,有時候還能看到馬總和他小小互懟啊
大老朋友圈真有意
等等,這是什么
蔣方吃完晚飯之后點開手機,還沒看清內容就覺奇怪,平時見方總朋友圈都是一熘的點贊,今夜怎么靜悄悄
待她再一細看,眉頭立即皺了起來。
繞過黑名單
黑名單
作為由掌門人欽點的廉政負責人,蔣方極其敏感,只以標題來看就發覺兩個問題,一是自己不清楚黑名單機制的存在,二是這個存在的黑名單既然能被繞過,那肯定是有情況。
她點開鏈接,完整的了內容,心情變得有些沉重,報道很詳實,看起來不像無中生有。
b2b作為集團業務的老大哥,是很長一段時間的現金奶牛,而這個業務的執行主體中供系毫無疑問是壓箱底的存在。
現在這個情況
自己不清楚黑名單機制是正常的,畢竟是業務內部的處理,但是這個被繞過的內外問題到底是一種什么程度
僅僅是一只蟑螂,還是“當你看見一只蟑螂,暗處可能會有一千只”的那一只蟑螂
蔣方看在心里的不是產品質量問題,而是隔壁對這一行為的處理方式是否健康,以及,如果往壞處想,基層團隊是否有所糜爛
深夜11點,她再次刷新方總的朋友圈,發現仍然是冷冷清清,與前面數天的熱鬧截然不同。
蔣方想了又想,這個事別的同事不方便表態,自己是需要給出態度的。
廉政部向來是得罪人的活,但自己干的就是這個。
她斟酌著給了一句評論“我來看看是什么情況。”
如此一句,方總卻始終沒回。
蔣方臨時給下屬打電話,安排工作,臨睡前又最后一遍刷新朋友圈,忽然又往前翻了翻,看到方總前面的內容也有來自衛哲的點贊。
作為b2b的負責人,他今天看到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不點贊不評論不表態
是沒看到還是已經在緊急處理
蔣方有些失望。
她放下手機,腦海里的最后一個念頭是他的沉默本身或許就是一種問題。
次日,當蔣方醒來,她第一時間查看了易信的朋友圈。
依舊是靜悄悄。
只是,正當蔣方開始詢問相關情況,她才發現媒體上已經是一派熱鬧。
關于易科掌門人談論阿里價值觀以及企業文化的事情,這沒什么好聊,公司規模上去之后時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況。
這一次略微特殊的地方是存在競爭關系的巨頭之間的互動,但也沒什么太多值得報道的。
然而,當方總的津津樂道戛然而止,好笑程度忽然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