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讀”是企鵝來信的重要特色功能。
作為當今移動通訊市場的兩大產品之一,這個也是企鵝宣傳中篇幅不低的區分功能。
從推出到現在,它確實也存在一些吐槽與差評,不然,公關部不會注意這方面的維護。
但是,從整體反饋來看,絕大多數用戶都是能習慣乃至喜歡的。
馬華騰自己的感覺不重要,總辦高管的感覺不重要,研發部的感覺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千千萬萬用戶們的反饋。
可是,基于用戶反饋進行調整的機制出現了問題
那這個結果到底是偏離了多少
事實證明,不論已讀不已讀,企鵝都能憑借自己的流量把軟件用戶規模做到數千萬級,那么,只要繼續推高規模,這個特色就不會成為大問題。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旁邊沒有虎視眈眈的易科,沒有易科推出的易信。
甚至,來信現在是處于落后的位置,是處于追趕的位置,就更應該注意用戶口碑。
去年國慶,易信上線,彼時在網上有一句廣泛流傳的話“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要選易信”。
只要沒得選,不管已讀不已讀,企鵝都有信心在移動端同樣催生出一款通訊產品,讓用戶來適應自己。
但現在是可以選,他們可以不適應這個不同的功能。
這就太可怕了
而本來用戶數量領先的易信又說他們的活躍用戶比例很高,那到底是多高
事情往前回朔
最早易信宣稱進行了小范圍的測試,將會大規模的推出“已讀”功能,那時的ys軟件商店下面就都是好評。
包括微博,上面也是一水的好評
現在看,那真是“一水”啊
也正是因為有易信在前面的蹚水,急于在移動端追趕的來信才進行了微創新,又把“已讀”的功能發揚光大。
同樣的,來信也收獲到了ys軟件商店的好評。
作為整個智能機最為活躍的集中地,ys軟件商店的用戶評價向來是軟件產品的風向標,而在它之外的微博、知乎,也向來有質量極高的反饋。
現在再看,圍繞著“ys商店、微博、知乎”,再往外蔓延的門戶、論壇、各大品牌應用商店怕不是都被公關了。
互聯網很大,但圍繞一款軟件的評價進行追蹤覓影又很小。
作為一家深耕國內市場的巨頭,易科顯然具有很強的作桉能力。
只是,最為吊詭的是,來信的“已讀”是辛辛苦苦微創新來的,是td舶來品。
這就太讓馬華騰無言以對了。
回歸現實,現在就是四個字,事已至此
去還是留
“已讀”真就那么不堪嗎
來信絕大部分用戶對這個功能到底是什么態度
總辦會議的討論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
馬華騰甚至覺得這些激烈的爭吵之下是難以掩飾的虛弱。
大家對這款產品的信心出現問題了。
大家對當前與未來的競爭判斷也惡化了。
如果不是公關部的人發現問題,這個“第三方”是不是就這樣一直幫著企鵝無償的公關下去
總辦會議結束,第二天仍要繼續討論涉及來信的重大問題。
馬華騰回到自己辦公室,拿著手機,點開來信,隨手又點開一個對話框,看到上面的“已讀”。
他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