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芯董事們在申城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
但落過一次海的亞森再也沒有散心的閑情逸致,一是德銀這邊出現了變化,二是他在海里撲騰和事后走訪一起海釣的同事,都沒見另外兩位冰芯董事的呼救。
亞森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在意這個,就是覺得,冰芯無情,冰芯董事們也很無情。
他中途又向易科總裁辦提出會面要求,結果在電話里被拒絕,那位方總的秘書很直接。
“我們等錢發展的都不急,你急什么”
亞森只能感嘆,這邊都是一脈相傳了。
10月24日,事情迎來變化。
方卓直接與德國方面通話,口頭上承諾了冰芯在德工廠的后續投資,隨即就收到德銀的致電,原則上同意對冰芯進行上市前的最后一輪融資,具體事務仍舊交由切爾斯商談。
德銀這邊轉向,方卓緊接著收到了高盛現任ceo勞爾德的電話,這通電話的內容與其說是聊融資,不如說是聊彼此的關系。
高盛在華有不少業務,其中重要的一項是上市業務。
方卓針對的就是這一塊。
他對高盛的一些道道比較清楚,高盛某些時候不是要賺上市傭金,不是盡力幫助做高發行價來拿那個百分之幾的比例,反而,它是要盡量做低發行價,從分銷客戶里拿首日投資收益的返還折扣。
上市傭金不過百萬千萬美元,低發行價造成首日股價沖高的收益遠勝于前者,動輒3成、成的返點是巨大的利益驅動,是在以億作為單位。
方卓從汽油男口中聽過一些閑談,一些分銷客戶對高盛的高返點很是怨聲載道,某些月份里的交易盤點下來,大頭都交給了高盛,但他們只能默默忍受,擔心失去分銷席位。
當然,不只是高盛這么干,這是投行攫取利潤的一個把戲。
高盛也不是對每個上市的客戶都這樣干,但易科系在華夏的上躥下跳仍舊讓高盛深惡痛絕。
既然深惡痛絕,那就
偏偏,易科系在美國也有明顯的關系,真是讓它無從下口。
那就交錢就是。
再這么下去,這塊業務的潛在損失就超過冰芯這邊的割肉預期了,還不如早點了斷,況且,這不是給別人割肉,這是給當過世界首富的人割肉
方卓與高盛ceo勞爾德的通話只在最后聊了兩句冰芯。
勞爾德衷心祝愿冰芯再創佳績,早日上市。
方卓感謝了勞爾德的衷心,從心里暫時原諒了高盛。
如此,也就剩下d一家機構。
方卓一時間沒有與d太好的溝通渠道,左想右想還是把這件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德銀與高盛就很專業。
10月2日,恒隆23再度召開董事會。
這一次,方卓沒有露面,取而代之的是易科的投資總監陶興雷。
一間會議室里五個人,其中四個人是一伙的。
陶興雷覺得自己接到的真的是人機局,輸都不知道怎么輸。
他代表老板,代表冰芯,再度以idc等知名機構的數據作為參考,針對如今消費電子的興盛進行了行業預測。
未來五年,整個半導體行業最少會有超過4的年復合增長率。
而冰芯有信心在未來五年的營收翻番乃至更高。
當然啦,信心是信心,面對d丹頓的“業績對賭”,陶興雷是斷然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