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振棟在離開易科公司的時候不有太多的心情波動。
同為國內巨頭,大家對于易科或者方總的風格已經十分熟悉了。
易科擺出了競爭對手“谷歌”,這是增加己方的重視,談到還沒簽的“默認引擎合作協議”,這是故意模糊誤導,既然還沒簽,那肯定一切皆有可能,至于最后的價格
5億美元,唬誰呢
呂振棟一邊心里給出判斷,一邊在回程的路嘗試來驗證這種判斷,要這“巨頭”,易科可能真的更高一個級別
等到回了京城,托請的消息也就到了手。
谷歌與易科確實存在默認引擎的合作,數字是3年5億美元,今年大概也會進行續簽談判,但目前還沒有進校
3年5億,也就是1年1667億美元,折合華夏幣差不多一年11億。
再考慮這份合同面對的是海外市場,倒也不算太夸張,這樣即便續約,應該也不會有過高的漲幅。
呂振棟拿著判斷與信息回到公司,進行了內部討論,結果是大家的意見差不多,這只是易科用來抬價的手段罷了。
那么,價格要不要抬這份合作值不值得再推一推
呂振棟在接下來一周的時間里進行了諸多溝通,也得到了掌門人rbn的首肯,綜合各種情況,拿出一個更具有誠意的價碼。
“三年九億,戚總,這份合作達成,我們后續還有更大的合作空間,包括與易購等公司的合作,我們也可以談。”
呂振棟挑了個中午時間,再次致電易科的戚總。
百度和易科系在流量確實可以拓展很多合作,百度擁有龐大的流量,但是不管阿里還是易科,這方面反而都合作很少。
主要原因還是淘寶和易購都屏蔽了百度爬蟲,禁止百度抓取用戶數據、商品和交易數據,自那以后,巨頭間的合作就中斷了。
百度倒是和企鵝的關系走近很多,因為后者在推“來信”打“易信”的時候瘋狂買量,試圖援引另一巨頭的流量鞏固通訊霸主的地位。
然而,移動互聯網像是換了一種玩法,企鵝最終也只能黯然失色。
單從流量性質來看,企鵝和易科把持著社交流量,阿里和易購把持著電商流量,百度則是壟斷著內容流量。
百度固然也是流量大王,但是,沒有它的流量,另外自成體系的三家巨頭也活得好好的,反而是百度屢次嘗試的擴展邊界都以失敗而告終。
“三年九億哈哈,呂總,這個事,咱們下次再好好談。”戚赫用之前呂振棟在申城的話表示了態度。
聽起來確實比一年兩億高了百分之五十,可能也是百度下了很大的決心,但是吧更多的還是滿足老板的好奇心,易科與搜狗的合作是戰略性的,可能以后還是一家人。
呂振棟捏著被掛斷的電話,心情頗為凝重,與易科談合作這事的內部驅動力其實不。
今年雖然與等手機公司也簽了默認引擎的合作,但是隨著科勝手機的一波浪潮和易科移動戰略的顯示,一種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里的感覺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過去,百度要做的只是提升同領域的市場份額,現在,硬件賭入口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而硬件賭競爭是百度很難插手的。
百度在搜索引擎領域仍舊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是,挑戰者的規模似乎增長的有些過快了。
呂振棟這次被拒絕,仔細權衡和討論之后又專門找了rbn做單獨匯報,隨后又一次給戚總打了過去。
“戚總,關于我們和易科在默認引擎的合作,我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