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芯從紐約轉投香江,第一天上市便有不錯漲幅,這一消息被華爾街日報匯總28n的消息進行了長篇大論的分析。
專欄作者沃森引用了冰芯上市招股書里的自述,認為冰芯已經切切實實的成為了“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華夏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
也正是因為如此,冰芯正驅動著華夏大陸半導體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帶動上下游至少超過10萬個就業崗位。
同時,很難忽略的是,全球知名手機品牌易科公司從冰芯的崛起中受益良多。
沃森談論了冰芯2012年32億美元的營收規模,認為得益于28n的一線制程,今年最少還會有遠超全球平均水平的10的增長。
他頗為擔憂的指出,全球半導體的實際制造越來越多地外包給亞洲,而美力堅在芯片制造中的份額已經從1990年的37下滑到2012年底的15。
當然,他也提到了美力堅公司仍然主導著半導體供應鏈最賺錢的環節,eda、核心i、芯片設計和制造設備,但是,現在已經不得不面對冰芯這類公司雄心勃勃的挑戰。
華爾街日報不是唯一一家關注冰芯動態的媒體,包括紐約、華盛頓都有多篇或輕或重的報道,然而
確實掀不起太多水花。
因為,當前擺在美力堅面前的是圍繞醫保法案和債務問題的激烈爭執,按照現在的發展,不排除有關門危機。
至于一家東邊做制造的半導體企業,去年不就給過限制了嗎
而且根據行業專家評估,這是深度限制其發展的措施。
如此有意無意之間,已受限制的冰芯暫時沒有迎來第二刀的趨勢。
返回申城的方卓密切關注著相關的輿論動向,也聆聽了一直努力著的游說團隊的工作匯報,以及,他也接到了密友們不太委婉的表態,這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
最起碼,未來一年不會有什么問題。
公司一旦上市,捆綁終有松綁時,無非早晚,而隨著冰芯在先進制程上的進步,這個時間可能就得一年半年一季度的數著過。
不過,不論如何,方卓相信自己能提前接到消息,球友們彼此賺錢的情誼總是在這,iga基金多年來的賺錢口碑也還在這。
蘇薇一直知道iga基金有不少西方大客戶,但是,這一次當她略微詳實的從方卓口中聽到一些勾當,還是沉默許久。
最終,也就給出一個評價“你是真能折騰啊。”
“也還好吧,只是多了些輾轉騰挪的空間而已。”方卓對這沒有自得。
蘇薇轉著念頭“要是這樣的話,梁博士他們搞i的導入,明年不光冰芯常規升級的20n制程出現問題,連易科的產品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啊。”
梁孟淞跳過20n,選擇進軍16n做i,這便意味著會出現真空期,會帶來極其明顯的影響。
就像冰芯年前在28n上遲遲沒有聲音,市場上便自然有了研發受阻的傳聞和猜測。
冰芯要做16n,那便要承擔更大的市場與客戶壓力,噢,現在還多了一項二級市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