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調查的文件不厚,只那么幾頁,但上面的內容和結論很重,可能關乎著可能又是關乎著公司十億美元計的市值變動。
李鳴遠是剛剛提拔的還熱乎著的被打上標簽的最年輕副總裁。
甚至,因為他的升職速度,還有度記太子爺之稱。
李彥泓聽說過這個話,對此只是一笑置之。
他很欣賞年輕人的沖勁。
可是
好像有點沖歪了。
從方卓出現聲音到調查報告出爐,一共是四天時間,查到的內容也很簡單,和被收購的公司負責人在私下里有巨額經濟往來。
然后沒了。
這份經濟往來的性質是什么,可以很重,也可以是個不小心。
具體要怎么界定,需要更多時間和更多調查。
但對于身居高位的副總裁來說,僅僅這個行為就很不職業,遑論其它了。
李彥泓數次打開文件又放下,心里有不少感慨。
四天時間,僅僅四天時間,內審的動作真快,怎么有的人和易科競爭的時候就畏畏縮縮呢
他哂笑一聲,無奈起身,把調查報告放進了抽屜,心里已經有了決定。
事件冷處理,暫時警告,工作逐漸交接,過段時間再看情況。
李彥泓不是舍不得這個年輕副總裁,而是考慮現在正是轉型的關鍵期,正是與易科競爭的激烈期,又已經完成對91無線的收購,這個時候冒出這種性質的事,公司股價、公司形象、員工信心都要受沖擊。
當前這個階段,公司的轉型發展是第一位的。
李彥泓打了個電話,略微交待,表達了處理的態度與多事之春的復雜性,電話另一端也自然對掌門人的命令表示遵從。
這一晚便悄無聲息的過去。
第二天又悄無聲息的過去。
第三天
眼瞧著一切波瀾不驚,掌門人赫然是留中不發的態度,忽然在知乎上有匿名人士爆料,現在已經有證據表明,91無線的這樁收購里存在問題,又言之鑿鑿的說度記內部正在進行嚴肅調查。
知乎因為這個匿名的方式,向來是魚龍混雜,有編的沒譜的,也有仿佛真是高層才能拿到的消息,但是,當度記自家生態里的貼吧也出現類似言論,情況似乎顯得不對。
同時,前面還很有存在感的李鳴遠忽然變得沒了動靜,又有人來自度記的員工證實,度記移動事業群的業務被分割出來交由其他高管負責。
一些吃瓜群眾注意到了種種異常,再次被推動審視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已經被罰俸三個月的戚赫那句話被重新拿了出來,還出現在媒體的標題之中。
嚴查李鳴遠度記怎么了
一時間,小道消息漫天飛舞。
很顯然,形勢沒有按照李彥泓的預想發展,又或者說,度記內部有人不愿意那樣發展。
至于是誰
等到李彥泓接到關于輿論的匯報,他粗粗一想,腦海里竟然瞬間出現很多人的名字,內審漏風的情況之下,誰誰誰都有嫌疑。
三月提速,四月遇挫。
這種從內部產生的士氣挫傷與可能帶來的整體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