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衛哲默默為即將到來的入場做準備,他本次創業信心十足,除了“左熊右狗”兩大華夏第一投資人聯袂支持,米團的天下第一地推團隊也會分出得力人手。
以及,易科相較于資金,最讓人激動的是資源的注入,國民級的通訊a易信將會帶來席卷市場的威力,這也是大家有耐心坐視bat先行競爭的一大底氣。
而就在“達達”輪廓漸漸清晰之際,滴滴、快的、大黃蜂的競爭不出意外的急遽白熱化了。
八月之前,滴滴仗著有錢,想要一舉奠定申城市場的領先局勢,不僅在地鐵、機場、公交車站等地方鋪天蓋地的打廣告,還把補貼給司機的價格提高到50100元,這導致很多出租車司機上車的第一件事都是推薦乘客下載軟件。
八月之后,已經先后拿到融資的大黃蜂與快的都紛紛在補貼價格上進行了匹配。
尤其,快的利用支付寶進行了優化。
像大黃蜂給司機的補貼有時候會是話費的形式,滴滴確認的時間時不時也不夠及時,直接可以在支付寶里安裝的快的有效的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不僅如此,快的這樣直接得到支付寶的加持,幾乎在數天時間里就扭轉了市場上的劣勢。
度記錢包就不提了,就算是如今有qq加持的“qq錢包”,又怎么能和大眾熟知的支付寶相提并論
三家品牌單靠機場、高鐵等地方的推廣和維護,一天的司機自然增長量是15002000個,而不缺錢又被支付寶內置的快的,場外觀察的粗略統計,一天的自然增長量可能是35004500個。
僅僅一周時間,快的在申城地區的發展直如脫韁的野馬。
有投資人注意到這種情況,忍不住發出感慨,易支付不出,誰與爭鋒
支付寶對于快的的加持太強了,最重要的是,三方競爭已經有點不局限于申城,而是往全國蔓延。
不過,誰與爭鋒的問題還是很快得到了答案,只能是,錢與爭鋒。
品牌弱勢的大黃蜂和滴滴都加強了補貼力度,司機端和乘客端的比例幾乎都上調50,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隨即,快的用了一周的時間來驗證,發現錢好像確實比品牌力更實在,最起碼,那兩家的份額都守住了。
從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一個月的時間,申城打車軟件市場的格局基本確定,總部位于臨安的快的運用支付寶守住了自己的后花園,占據45的市場,滴滴則是在最開始的猛烈進攻之后轉入劣勢,占據30的市場。
至于大黃蜂,它拿到了度記的投資,屬于起死回生,現在還有20的市場。
申城作為三家主流打車品牌混戰的地方,隨著以bat為主要資金的發力,其它中小品牌的存在感都迅速消亡。
8月21日的晚上,度記的老板娘馬咚敏接到大黃蜂ceo黎勇勁的電話。
“馬總,賬上資金還剩不到2個億,按照現在的燒錢速度,我們頂多再支撐不到三個月,度記能不能想辦法發揮影響力,幫我們牽牽投資”黎勇勁開門見山。
馬咚敏吃了一驚,她是知道三家品牌在申城競爭的很激烈,但沒想到激烈到這種程度。
度記對大黃蜂的投資是上個月的21號投的,整整好好一個月,8500萬美元換成華夏幣是526億,這就花掉大半了
她沒有立即說話,轉著念頭的問道“大黃蜂過去一個月單純在申城補貼了多少錢”
“我們補了264億。”黎勇勁給了個準確的數字,又訴苦道,“馬總,不是我們想這樣補,是不這樣補沒辦法,滴滴的補貼大概得有35個億,快的最少也得有4億,它們兩家補貼的比我們多,現在大黃蜂在申城有2成的份額已經不容易。”
馬咚敏默算數字,大黃蜂一個月燒了4200萬美元,主要還是在司機端,度記的8500萬按這樣規劃,黎勇勁的三個月都說多了。
但是,滴滴一個月5600萬美元,快的一個月6400萬美元
馬咚敏忍不住皺眉“申城這一個月的補貼也太瘋狂了,大黃蜂對于補貼時間有預期嗎下一步怎么走”
“申城不能丟補貼不會無止境的燒下去”黎勇勁先說了讓人安心的前提判斷,然后說道,“不管如何,這一輪得撐住,等到這一波燒錢過去,大黃蜂已經有了競爭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