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卓笑笑,沒說話。
梁幕又說道:“況且,方總就算沒這個意愿,難道市面上就沒人寫了嗎?不說那些‘申城首富的十句話’之類的東西,人物傳記,我聽說都有人在瞎編。”
方卓挑挑眉。
梁幕從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疊材料,起身遞到辦公桌上。
方卓隨意翻了翻,大皺眉頭,這確實是瞎編亂造,頗有“方總不得不說的二三事”之感。
他翻完之后忽然疑問道:“這是打印出來的A4紙?不是成書?你哪來的?”
梁幕大方承認:“這是我寫完之后打印出來的,只是看有些人要寫,所以,我提前寫好來給方總看看,不寫真的,假的就會流傳。”
方卓捏著一疊紙,面色有些古怪,想了想,問道:“梁記者?你現在是記者嗎?”
“不是,已經辭職了。”梁幕答道。
方卓詫異:“你不是來我這里找工作的吧?”
“能幫方總以示正聽,這是我當前階段愿意做的事。”梁幕平靜的說道,“當記者沒有意思,我打算兩年一個周期,觀察華夏商業的五個人物,方卓是我見的第一位公司總裁。”
方卓覺得這家伙有點吹牛筆,這意思是兩年一到就辭職?
不過,華夏這么多人,有些許脫俗的志向也正常。
方卓猶豫了幾秒,提了個要求:“你最終寫出來的東西要經過我審閱,有問題嗎?”
“有分歧的地方我愿意和方總討論,書名我已經起好了。”梁幕說道,“就叫《我眼中的易科和方卓》。”
方卓有分歧了:“你這名字不好聽啊。”
梁幕:“方總的意思是?”
方卓思慮片刻,不愿意討論的說道:“《別鬧了,方卓》。”
梁幕咀嚼了書名,答道:“別鬧了,方總。”
“不是,你一個要寫人物傳記的人,難道沒看過《別鬧了,費曼先生》嗎?我不敢稱先生,就用名字好了,這不比你那什么眼中的名字好聽嗎?”方卓振振有詞。
梁幕忽覺羞愧,他還真沒看過方總口中的書。
“你覺得行,那今天就入職總裁辦,覺得不行,我請你喝杯茶,下午還有會要開。”方卓堅持道。
梁幕無奈之下,答應下來。
于是,辭職數月的《華夏商報》前記者梁幕成功再就業,當晚就認真用筆寫下書名——《別鬧了,方卓》。
順便寫出第一章的草稿標題——方卓的倔強。
他本意只是調侃一下方總在書名上的堅持,不會真作為第一章節的標題,沒成想,數天后就決定了它的正式使用。
6月14號,申城,陰轉小雨,24~28℃。
梁幕火速入職的第三天,他照常來到恒隆23,剛剛和不認識的同事點頭致意就瞧見不少人都在竊竊私語。
出于前職業的敏感性,他立即意識到出事了。